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zōu ㄗㄡ

阝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9112
汉语字典

阝部

12画

10画

左右结构

zou

zōu

QBTB

PUNL

RYZY

27427

9112

[355233552352] 撇、横折钩、竖折/竖弯、竖、撇、撇、横折钩、竖折/竖弯、竖、撇、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鄒字概述

折叠展开

〔鄒〕字拼音是zōu 部首是阝, 总笔画是12画。

〔鄒〕字是左右结构

〔鄒〕字仓颉码是PUNL 五笔是QBTB 四角号码是27427 郑码是RYZY

〔鄒〕字的UNICODE是9112。 十进制为37138,UTF-32:00009112,UTF-8:E9 84 92。

〔鄒〕字的异体字是

鄒的笔顺

折叠展开

鄒的意思

折叠展开

zōuㄗㄡ

基本解释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東省鄒縣東南。

姓。

详细解释

1.国名。春秋时邾国,故址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邹县地,战国时改为邹,为楚所灭。

2.姓。如明代有邹允隆。

zōuㄗㄡ

详细解释

1.国名。春秋时邾国。在今山东邹县一带,战国时改为邹,后被楚所灭。

2.姓。

zōuㄗㄡ

鄒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側鳩切頁碼211頁,第1

鄒魯縣,古邾國,帝顓頊之後所封。从邑芻聲。

附注按:段玉裁據《韻會》在「邾」下補「婁」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二反切則畱反頁碼541頁,第7行,第1

鄒魯縣也,古邾國,帝顓頊之後所封。從邑芻聲。

鍇注臣鍇按:趙岐《孟子題辭》:「邾國至孟子時改曰鄒。」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下反切側鳩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181頁,第1許惟賢519頁,第5

鄒魯縣。古邾婁國。帝顓頊之後所封。

段注魯國騶,二志同。二志作騶,許作鄒者。葢許本作魯騶縣。如今汝南新息,今南陽穰縣之比。淺者乃刪去騶字耳。周時或云鄒,或云邾婁者。語言緩急之殊也。周時作鄒,漢時作騶者。古今字之異也。邾婁各本無婁。今依《韵會》所據正。左,穀作邾。《公羊》、《檀弓》作邾婁。婁如字。邾又夷也。邾婁之合聲爲鄒。夷語也。《國語》、《孟子》作鄒。三者鄒爲正。邾則省文。故邾篆下不言《春秋》邾國。此必依《公羊》作邾婁國也。漢時縣名作騶。如韓勑碑陰騶韋仲卿足證。《鄭語》曰:曹姓鄒莒。韋云:陸終第五子曰安。爲曹姓。封於鄒。杜諩云:邾,曹姓。顓頊之後。有六終。產六子。其弟五子曰安。邾卽安之後也。周武王封其苗裔俠爲附庸。居邾。《前志》曰:騶故邾國。曹姓。二十九世爲楚所滅。按《左傳》顓項氏有子曰黎爲祝融。祝融之後八姓。妘,曹其二也。然則上文鄶祝融之後妘姓所封。此云帝顓頊之後。互文錯見也。今山東兖州府鄒縣縣東南二十六里有古邾城。趙氏岐曰:鄒本《春秋》邾子之國。至《孟子》時改曰鄒。此未知其始本名鄒也。

从邑。芻聲。

段注側鳩切。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古邾婁國,邾、鄒音同假借。

即古之邾婁,邾、鄒音同,故可假借。

鄒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16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536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413頁
4說文校箋第268頁,第14字
5說文考正第258頁,第23字
6說文今釋第929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606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45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372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164頁,第24字
11標注說文第266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2146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6687頁【補遺】第16995頁
14通訓定聲第1460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564頁【崇文】第2253頁
16說文句讀第859頁
17章授筆記第278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338頁,第4字
19古字釋要第643頁,第5字

鄒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name of an ancient state; surname
  2. Zou (Eig, Fam)​, ein Nachname
  3. (nom de famille)​

鄒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鄒(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鄒(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鄒(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鄒(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鄒(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