鄏
复制鄏字概述
〔鄏〕字拼音是rǔ 部首是阝, 总笔画是12画。
〔鄏〕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金。
〔鄏〕字仓颉码是MINL 五笔是DFEB 四角号码是77327 郑码是GHDY
〔鄏〕字的UNICODE是910F。 十进制为37135,UTF-32:0000910f,UTF-8:E9 84 8F。
鄏的意思
鄏
rǔㄖㄨˇ基本解释
◎〔郏( jiá )~〕古山名,在今中国河南省洛阳市西北。
详细解释
名词
1.——地名用字。 [郏]:古地名。周朝东都。旧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境内。
2.姓。
鄏,见《姓苑》。 —— 《万姓统谱·沃韵》
鄏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52頁,第1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75頁,第17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61頁,第25字
音《唐韻》:而蜀切;《集韻》、《韻會》:如欲切,𡘋音辱──郟鄏,邑名,在河南。
《集韻》:河南縣直城門宮陌地也。餘詳前郟字註。
注解
〔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鄏〕字拼音是rǔ,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辱、⻏,五行属金。
〔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rǔ] ⑴ 〔郏( jiá )~〕古山名,在今中国河南省洛阳市西北。
鄏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六下反切而蜀切頁碼第208頁,第6字續丁孫
鄏
河南縣直城門官陌地也。从邑辱聲。《春秋傳》曰:「成王定鼎于郟鄏。」
附注段玉裁注:「《地理志》曰:『(河南郡)河南,故郏鄏地。周武王遷九鼎,周公致太平,營以為都,是為王城。』是則漢之河南縣,《左傳》之郏鄏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二反切儒曲反頁碼第533頁,第2行,第2字述
河南縣直城門官陌地也。從邑辱聲。《春秋傳》曰:「成王定鼎於郟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六下反切而蜀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147頁,第2字許惟賢第505頁,第7字
郟鄏,
段注逗。二字依《韵會》補。
河南縣直城門官陌地也。
段注官,趙抄宋本李仁甫本作宮。今《集韵》作宮。《類篇》作官。似官是。官陌卽今云官路也。河南縣者,二志皆云河南郡河南。郡縣同名。故但云河南縣,以別於凡縣不云縣也。若漢魏時碑則云河南河南矣。漢雒陽縣,周之成周也。漢河南縣,周之王城也。今河南河南府府東北二十里有雒陽故城。府城西北有河南故城。河南故城西有郟鄏陌。或謂之郟山。北二里曰邙山。
从邑。辱聲。
段注而蜀切。三部。
《春秋傳》曰:成王定鼎于郟鄏。
段注宣三年《左傳》文。按《逸周書》云:周公作大邑成周於中土。南繫於雒水。北因於郟山。以爲天下之大湊。《地理志》曰:河南郡河南,故郟鄏地。周武王遷九鼎。周公致太平。營以爲都。是爲王城。是則漢之河南縣,《左傳》之郟鄏也。周時郟鄏爲大名。漢時專𧦝城外官陌爲郟鄏陌。舊名之僅存者。故皇甫謐,杜預皆云:縣西有郟鄏陌也。許君先舉漢陌。後舉周地。使文義相足。別詳邙下。
鄏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410頁,第6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526頁,第9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407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64頁,第5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55頁,第5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913頁,第5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580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403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349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61頁,第28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60頁,第16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101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6601頁【補遺】第16982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512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553頁【崇文】第220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840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六冊,第280頁,第2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634頁,第2字 |
鄏字的翻译
- place in Henan province
- Ortsname (S)
- (nom de lieu)
鄏的字源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