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的笔顺
警的意思
警
jǐngㄐㄧㄥˇ基本解释
①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戒备,告诫。~卫。~世。~告。~戒。~备。~惕。~省( xǐng )(警惕醒悟)。
②需要戒备的事件或消息。~号。~报。~钟。
③感觉敏锐,见解独到。~句。~觉( jué )。机~。
④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察。~士。
详细解释
动词
1.会意。从言,从敬,敬亦声。本义:戒敕。
2.同本义warn; admonish。
警,戒也。 —— 《说文》正岁,则以法警戒群吏。 —— 《周礼·宰夫》所以警众也。 —— 《礼记·文王世子》乃一篇之警策。 —— 《文赋》今年或者大警晋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以警其余。 —— 清· 方苞《狱中杂记》
警告;警励(告诫策励);警迹人(元代被列入盗贼户籍的人);警鼓(报警之鼓);警动(使人警觉悚动);警新(警策动人,语意新颖);警众(使众人警觉);警省(警觉省悟)
3.戒备;防备outpost。
军卫不彻,警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
警巡(警戒巡视);警跸(古代为皇帝出行清道,严加戒备,断绝行人);警惧(警戒恐惧);警边(警戒边境)
4.通“惊”。惊恐;惊动start; be frightened; surprise; shock。
节循虚而警立。 —— 《文选·陆机·叹逝赋》。注:“警犹惊也。”
警动(惊动;惊恐);警唬(吓唬,恐吓)
名词
1.警察的简称 policeman; police。如:门警;民警;交通警;巡警;乘警;警廷(警察厅);警棍(警察值勤时拿的棍子);岗警;法警;路警。
2.警报alarm。
盗贼之警。 —— 宋· 苏轼《教战守》每有警。 ——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示警;告警;火警。
形容词
1.敏悟intuitive。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少:少年。) —— 《三国志·武帝纪》
警彗(机灵敏慧);警黠(警捷。机警敏捷);警省(佛教用语。彻悟)
2.文章语意新妙凝炼的 aphoristic。如:警句;警炼(警策精炼);警粉(警辟精粹)
警
jǐngㄐㄧㄥˇ详细解释
动
1.告诫。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李悝警其两和。”《红楼梦•第二一回》:“原来袭人见他无晓夜和姐妹厮闹,若直劝他,料不能改,故用柔情以警之。”
警告。
2.戒备。
《左传•庄公三十一年》:“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
警备、警惕。
3.觉悟、觉醒。
清•曾国藩〈江岷樵之父母寿序〉:“口敝而手疲,昕警而夕戒。”
警觉。
形
1.敏捷。
《新唐书•卷九六•房玄龄传》:“玄龄幼警敏,贯综坟籍,善属文,书兼草隶。”
机警。
2.形容文词语意凝炼。
《文选•陆机•文赋》:“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警句。
名
1.危险、紧急的消息或状况。
边警、火警。
2.警察的简称。
交警、义警、保警、刑警。
警
jǐngㄐㄧㄥˇ详细解释
1.告诫。
警世、警告、警钟、惩一警百。
2.戒备(可能发生的危险)。
警惕、警备、警戒。
3.(感觉)敏锐;机敏。
警觉、机警。
4.指警察。
交警、刑警、武警。
5.指危险紧急的情况或事件。
火警、边警。
6.姓。
警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25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83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57頁,第26字
音《唐韻》、《正韻》:居影切;《集韻》、《韻會》:舉影切,𡘋音景。
《說文》:戒也。
《玉篇》:敕也。
《左傳・宣十二年》:且雖諸侯相見,軍衞不徹警也。〔疏〕戒之至也。
《周禮・天官・小宰》㊟:正歲則以灋警戒羣吏,令修宮中之職事。〔註〕勑戒之言。
例又,猶起也。
《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所以警衆也。〔疏〕警動衆人,令早起也。
例又,《廣韻》:寤也。
例又,《廣雅》:警警,不安也。
例又,曲名。
《唐書・儀衞志》:鼓吹九曲,三曰警鼓。
例又,通作儆。
《古今注》:警蹕,所以戒行徒也。
《前漢・梁孝王傳》:出稱警,入言䟆。〔師古註〕警者,戒肅也;䟆,止行人也。
《周禮・夏官》〔鄭註〕作儆蹕。
例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警州,本定遠城。
例亦通作驚。
《史記・司馬相如傳》祝融驚而蹕御,《漢書》作警。
例《說文》本作。
注解
〔警〕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警〕字拼音是jǐ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敬、言,五行属木。
〔警〕字造字法是会意。从言,从敬,敬亦声。本义是戒敕。
〔警〕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ǐng] ⑴ 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戒备,告诫⑵ 需要戒备的事件或消息⑶ 感觉敏锐,见解独到⑷ 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
警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居影切頁碼第71頁,第16字續丁孫
警
異體䜘
戒也。从言从敬,敬亦聲。
附注徐鍇繫傳作「从言、敬,敬亦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五反切己皿反頁碼第201頁,第2行,第1字述
戒也。從言、敬,敬亦聲。
鍇注臣鍇按:《禮》曰:「先鼓以敬戒。」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己皿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373頁,第2字許惟賢第168頁,第2字
言之戒也。
段注𠬞部曰:戒警也。《小雅》。徒御不警。毛曰:不警,警也。《大雅》以敬爲之。《常武》。旣敬旣戒。箋云:敬之言警也。亦作僘。
从言敬。敬亦聲。
段注己皿切。十一部。
白话解释
警,警告。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敬”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從言、敬聲。隸書、楷書同。字從「言」為義符,表示是與言語有關的動作;從「敬」為聲符,可以有兼義的功能,依《說文》,「敬」字本義為「肅也」,又有慎重、恭敬的意思,與「警」的「戒備」義有關,人「戒備」時必然嚴肅、慎重,因此有兼義功能。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警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42頁,第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202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62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97頁,第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91頁,第15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320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557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306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478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58頁,第10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97頁,第8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728頁,第3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987頁【補遺】第16438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444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200頁【崇文】第79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78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三冊,第35頁,第2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258頁,第8字 |
警字的翻译
- guard, watch; alert, alarm
- alarmieren (V), warnen (V)
- alarme, police
警的字源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