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tuó ㄊㄨㄛˊ

氵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6CB1
汉语字典

氵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tuo

tuó

形声字

IPXN

EJP

VWRR

33112

3108

6791

6CB1

[44144535] 点、点、提、点、点、横撇/横钩、撇、竖弯钩

沱字概述

折叠展开

〔沱〕字拼音是tuó 部首是氵, 总笔画是8画。

〔沱〕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水。

〔沱〕字仓颉码是EJP 五笔是IPXN 四角号码是33112 郑码是VWRR 中文电码是3108 区位码是6791

〔沱〕字的UNICODE是6CB1。 十进制为27825,UTF-32:00006cb1,UTF-8:E6 B2 B1。

〔沱〕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汉字

〔沱〕字的异体字是

沱的笔顺

折叠展开

沱的意思

折叠展开

tuóㄊㄨㄛˊ

基本解释

可以停船的水湾(多用于地名)石盘~;金钢~(均在中国四川省)。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水,它声。本义:江水支流的通名。

2.同本义tributary

沱,江别流也。 —— 《说文》

沱汜(泛指江水支流)

3.可以停船的水湾 arm; small bay in a river。多用于地名。四川省有朱家沱、石盘沱等。

4.沱江 Tuo River。长江的支流,在四川省。

形容词

1.恸哭的,泪如雨下的wailing

出涕沱若,戚嗟若。 —— 《易·离》

2.大雨瓢泼的样子rainy

噫欠为飘风,濯手大雨沱。 —— 唐· 韩愈《读东方朔杂事》

tuóㄊㄨㄛˊ

详细解释

1.水湾,多用于地名。

北周•庾信〈将命使北始渡瓜步江诗〉:“輴轩临碛岸,旌节映江沱。”

朱家沱、石盘沱。

2.参见“沱江”条。

1.水势盛大。参见“滂沱”条。

2.流泪的样子。

《易经•离卦•象曰》:“出涕沱若,戚嗟若。”

tuóㄊㄨㄛˊ

详细解释

1.可停船的水湾。

2.用于地名:

3.(1)沱沱河,水名,在青海。

4.(2)沱江,水名,在四川。

5.(3)朱家沱,地名,在重庆。

沱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65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613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560頁,第17

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唐何切;《正韻》:湯何切,𡘋音駝。
說文》:水別流也,出㟭山
書・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爲沱。
》引《爾雅・釋水》:水自江出爲沱,漢爲潛。
詩地理攷》:蔡氏曰:南郡枝江縣有沱水,其流入江,而非出於江也。華容縣有夏水,首出於江,尾入於沔,亦謂之沱──此荆州之沱。蜀郡郫縣江沱在東,西入大江;汶江縣江沱在西南,東入江──此梁州之沱。戴侗曰:沱名不一,梁州之沱,特其大者耳。

又,滹沱,河名,在定州。

又,涕垂貌。
易・離卦》:出涕沱若。

又,大雨貌。
詩・小雅》:俾滂沱矣。

又,《廣韻》:徒可切;《集韻》、《韻會》、《正韻》:待可切,𡘋音柁──與𣵺同。瀢𣵺,沙土往來貌。郭璞〈江賦〉:碧沙瀢𣵺而往來。

又,與沲同。潭沲,隨波貌。郭璞〈江賦〉「隨風猗萎,與波潭沲」,杜甫詩「春光潭沲秦東亭」,今作淡沱。

又,《集韻》:陳知切,音馳──與池同。

注解

〔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沱〕字拼音是tuó,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它,五行属

〔沱〕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它声。本义是江水支流的通名。

〔沱〕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uó] ⑴ 可以停船的水湾(多用于地名)

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沱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徒何切頁碼359頁,第9

異體沲、𣴾

沱江別流也。出㟭山東,別爲沱。从水它聲。

鉉注臣鉉等曰:沱沼之沱,通用此字。今別作池,非是。

附注陳夢家《禺邗王壺考釋》:「金文沱、池一字,以池為池沼,為停水,為城池,皆非朔義。池即沱,而沱者水之別流也……江之別流曰沱,亦曰渚,亦曰汜。」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豆科反頁碼874頁,第6行,第1

沱江別流也,出㟭山東,別爲沱。從水它聲。

鍇注臣鍇按:《漢書》:「沱出南郡枝江縣西,東入江。」今又爲池字。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徒何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2068頁,第1許惟賢905頁,第3

沱江別流也。

段注《召南》曰:江有沱。《釋水》曰:水自江出爲沱。《毛傳》曰:沱,江之別者。按今《說文》衍流字。宜刪。沱爲江之別。如勃澥爲海之別。立文正同。《禹貢》某氏注云:沱,江別名。江別名,謂江之別出者之名也。別皆彼列切

出崏山東。

段注句。

別爲沱。

段注《禹貢》曰:岷山道江。東別爲沱。按荆州,梁州皆有沱。《地理志》蜀郡郫下曰:《禹貢》江沱在西。東入江。汶江下曰:江沱在西南。東入江。皆謂梁州沱也。於南郡枝江曰:江沱在西。東入江。謂荆州沱也。道江之東別爲沱。自當謂梁州者。鄭注《尙書》不信《地理志》所說。以今水道言之。《水道提綱》曰:江至灌縣曰都江。分爲二派。其南流者,正派也。其東流經郫縣新緐成都新都金堂,南經𥳑州資陽資縣富順,至瀘州復入江者,沱江也。沱江會北來綿雒諸水而南入江曰中水。是首受江,尾入江。與《漢志》合。然此郫之沱耳。汶江之沱尙當在其上流。未審今何水。

从水。它聲。

段注徒何切。十七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江别流也」,从佗。

大小徐借為池字。沱為行水,池為止水。池為俗字,隄為正字。《說文》:「堤,唐也。」隄沱旁轉,古無舌上音,池讀為隄,後隄不變,池變為舌上。

「江别流也」,江之佗也。蓋自「佗」字義來。

白话解释

沱,长江支流。源出岷山东部,派生为沱江。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非”作声旁。

沱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10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902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684頁
4說文校箋第462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428頁,第9字
6說文今釋第1550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634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25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282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282頁,第9字
11標注說文第448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3687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0578頁【補遺】第17601頁
14通訓定聲第1928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919頁【崇文】第3673頁
16說文句讀第1490頁
17章授筆記第441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9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002頁,第6字

沱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rivers, streams, waterways; flow
  2. kleine Bucht an einem Flussufer (S)​, abspringen, springen (V)​, tränenvoll, tränenreich (Adj)
  3. petite baie d'une rivière

沱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沱(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沱(金文·春秋·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沱(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沱(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沱(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沱(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沱(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沱(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沱(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沱(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沱(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沱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