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的笔顺
塞的意思
塞
1sāiㄙㄞ基本解释
①堵,填满空隙。堵~漏洞。~尺。~规。
②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子。
详细解释
动词
1.会意兼形声。从土,塞( xià )声。塞同罅,空隙之义。本义:阻隔;堵住。
2.同本义stop up; block up。
塞,隔也。 —— 《说文》四塞世告至。 —— 《礼记·名堂位》。注:“四塞,谓夷服、镇服、蕃服在四方为蔽塞者。”塞向墐户。 —— 《诗·豳风》从者塞途。 ——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列子·汤问》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诸葛亮《出师表》
塞耳(堵住耳朵);塞绝(堵塞断绝);塞噎(阻塞,哽噎);塞话(使人生气的话);塞狗洞(把银钱花在无用的地方);塞除(堵塞并消除);塞井夷灶(填井平灶。谓作好布阵的准备。亦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塞井焚舍(填井烧屋,表示决心死战)
3.填塞;充满stuff; cram; squeeze in。
志气塞乎天地。 —— 《孔子·闲居》注:“满也。”五味芬芳,以塞其口。 —— 《荀子·富国》。注:“犹充也。”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 —— 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红女白婆,填塞门户。 —— 《聊斋志异·促织》
箱子不太满,再塞点东西;这房子里居然塞了八辆车。
4.遏止,禁止suppress; prohibit; ban; forbid。
善治者塞民以法。 —— 《商君书·画策》
塞默(犹沉默,不作声);塞嘿(塞默)
5.使满足satisfy。如:塞望(满足别人期望);塞职(称职);塞白(充数)
6.补救;抵偿compensate。
将欲何施,以塞此名。 —— 《汉书·于定国传》
塞咎(抵补罪过)
7.答,回报answer; repay。如:塞别(酬别);塞诘(回答问题)
8.安插,给某人安排一个岗位 manage to arrange a position for sb.。如:他在办公室里又塞了一个人进来当探子。
9.行贿 practise bribe。如:再塞他点钱,事情就能办成了。
10.搪塞;应付evade; stall。
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 《聊斋志异·促织》
塞白(拼凑文字搪塞或应付考试)
名词
◎塞子,堵住洞口、瓶口等的东西 stopper; cork。如:瓶塞;木塞;活塞。
形容词
1.困窘,时运不通be in difficult position。
孰云时与命,通塞皆自由。 —— 韩愈《驽骥》
2.诚实honest。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 《诗·邶风·燕燕》
3.另见 sài;sè。
塞
2sàiㄙㄞˋ基本解释
◎sài ㄙㄞˋ 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关~。~外。边~。~翁失马。
详细解释
名词
1.险要之处;要塞,边塞pass a place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fortress。
完要塞。 —— 《礼记·月令》。注:“边城要害处也。”而世主不敢交阳侯之塞。 —— 《战国策·秦策》。注:“隘处也。”山有九塞。 —— 《吕氏春秋·有始》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晋·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边塞(边疆地区的要塞);塞守(占据边界险要处);塞人(古代指塞外的游牧民族);塞徼(边塞上的碉堡);塞邦(塞外之国);塞色(塞外的景象);塞邑(形势险要的边境城邑);塞角(塞外所吹的号角);塞垣(本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后亦指长城;边关城墙)
2.边境frontier。
筑明堂于塞外。 —— 《汉书·邓通传》。注:“境外也。”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宋· 范仲淹《渔家傲》
塞垣(边境地带);塞曲(边远地区的乐曲);塞氛(边境上的气氛。指敌方的威胁);塞关(边境上的关隘)
3.特指东北边境 Northern frontier。如:塞外江南;塞北(北方的边土)
4.通“簺”。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gambling。
问骰奚事,则博塞以游。 —— 《庄子·骈拇》禁博塞。 —— 《管子·四时》
动词
1.构筑要塞build fortress; construct fortifications。
南朝违约塞 雁门,增塘水,治城隍,籍民兵,此何意也? —— 宋· 苏轼《富郑公神道碑》
2.通“赛”。酬神sacrifice to God。
举春祭,塞久祷。 —— 《管子·禁藏》杀牛塞祷。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诏令太官给塞具。 —— 《后汉书·曹节传》。李贤注:“塞,报祠也。字当为赛,通也。”冬塞祷词。 —— 班固《汉书·郊祀志》
塞具(祭祀用的器具)
3.另见 sāi ; sè。
塞
3sèㄙㄜˋ基本解释
◎sè ㄙㄜˋ 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阻~。搪~。~责。顿开茅~。
详细解释
动词
1.通“僿”。实,堵、填充空隙,用于书面词语中stuff。
刚而塞。 —— 《书·皋陶谟》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 《诗·邶风·燕燕》。郑《笺》云:塞,充实也。《说文》:僿,实也。志气塞乎天地。 —— 《礼记·孔子闲居》
闭耳塞听;阻塞。
2.另见 sāi ; sài。
塞
1sèㄙㄜˋ详细解释
动
1.阻隔不通。
《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堵塞、阻塞、闭塞。
2.充满。
《礼记•孔子闲居》:“志气塞乎天地。”
充塞。
3.推托、应付。
搪塞、塞责。
4.补救。
《汉书•卷七一•于定国传》:“今丞相、御史将欲何施以塞此咎?悉意条状,陈朕过失。”
塞
2sàiㄙㄞˋ详细解释
名
1.险要的地方。
《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山有九塞,泽有九薮。”汉•高诱•注:“险阻曰塞。”
要塞。
2.边境。
唐•杜甫〈秋兴〉诗八首之一:“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边塞、关塞。
动
◎酬报神明。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秦襄王病,百姓为之祷。病愈,杀牛塞祷。”《文选•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牋》:“西塞江源,望祀民山。”
塞
3sēiㄙㄟ详细解释
◎(一)之又音。
塞
4sāiㄙㄞ详细解释
名
◎封口的东西,通常用软木或塑胶制成。
瓶塞、活塞、软木塞。
动
1.填满空隙。
嘴里塞满了糖果。
2.受阻不畅。
塞车、这条路每到下班时间就交通堵塞。
塞
1sèㄙㄜˋ详细解释
1.阻绝不通。
堵塞、蔽塞、语塞、心肌梗塞。
2.充满。
充塞。
3.敷衍;应付。
搪塞、敷衍塞责。
塞
2sàiㄙㄞˋ详细解释
◎可供防守御敌的险要地方。
边塞、要塞、关塞。
塞
3sāiㄙㄞ详细解释
1.填满(空隙)。
塞满、塞牙缝。
2.阻隔不通。
塞车、鼻塞。
3.堵住器物口的东西。
瓶塞、活塞、软木塞。
4.姓。
塞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中 部首:土部
武英殿刻本: 第549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236頁,第9字
標點整理本: 第168頁,第11字
音《廣韻》:蘇則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則切,𡘋音㥶──填也、隔也。
《禮・月令》:孟冬,天地不通,閉塞成冬。〔又〕謹關梁,塞徯徑,季春開通道路,無有障塞。
例又,充也、滿也。
《書・舜典》:溫恭允塞。
《詩・鄘風》:秉心塞淵。
例又,國之阨險曰塞。
《史記・蘇秦傳》:秦四塞之固,披山帶渭。
《後漢・杜篤傳》:城池百尺,扼塞要害。
例又,月在辛曰塞。見《爾雅・釋天》。
例又,塞塞,不安貌。見《博雅》。
例又,伊蒲塞,卽優婆塞。
《後漢・楚王英傳》:以助伊蒲塞桑門之饌。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先代切,音賽──邊界也。
《禮・月令》:孟冬備邊境,完要塞。
例又,九塞。
《淮南子・地形訓》:九塞,太汾,澠阨荆阮方城,殽阪,井陘,令疵,句注,居庸。〔註〕太汾在晉,澠阨殽阪皆在弘農郡,荆阮方城皆在楚,井陘在常山,令疵在遼西,句注在鴈門隂館,居庸在上谷阻陽之東。
例又,紫塞。
《古今注》:秦築長城,土色皆紫,因名。
例又,博塞,戲具也。
《莊子・騈拇篇》:問縠何事,則博塞以遊。
例又,姓。
例又,與賽同。
《前漢・郊祀志》:冬塞禱祈。
例本作𡫟,亦作。
注解
〔塞〕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中,康熙部首是土部。
〔塞〕字是多音字,拼音是sāi、sài、sè,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𡨄、土,五行属金。
〔塞〕字造字法是会意兼形声。从土,塞( xià )声。塞同罅,空隙之义。本义是阻隔;堵住。
〔塞〕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āi] ⑴ 堵,填满空隙⑵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㈡ [sài] ⑴ sài ㄙㄞˋ 边界上险要地方㈢ [sè] ⑴ sè ㄙㄜˋ 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
塞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先代切頁碼第455頁,第1字續丁孫
𡔂
異體𡫼、塞
隔也。从土从𡫳。
附注段玉裁注:「凡填塞字皆當作𡫳。自塞行而𡫳、㥶皆廢矣。」徐灝注箋:「𡫳隸變作𡨄,𡨄、塞古今字。𡨄訓窒,與隔義相因也,邊塞亦隔絕閉塞之義。隔塞讀先則切,邊塞讀先代切,一聲之轉耳……充塞、報塞、博塞,古皆假塞為之。今《心部》有㥶,《竹部》有簺,皆後造之字。唯《貝部》無賽,《新附》有之。」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六反切叟代反頁碼第1069頁,第4行,第2字述
隔也。從土𡫳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先代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756頁,第2字許惟賢第1198頁,第4字
隔也。
段注《𨸏部》隔下云塞也。是爲轉注。俗用爲窒𡫳字。而塞之義,𡫳之形俱廢矣。《廣韵》曰:邊塞也。《明堂位》。四塞世告至。注云:四塞謂夷服,鎭服,蕃服,在四方爲蔽塞者。按鄭注所謂天子守在四夷也。《戰國策》。齊有長城巨防。足以爲塞。呂氏《春秋》。天下有九塞。所謂守在四竟也。《邶風》、《庸風傳》曰:塞,瘞也。塞,充實也。皆謂塞爲㥶之叚借字也。
从土。𡫳聲。
段注大徐作从土从𡫳。先代切。一部。按此切音葢因俗通用此字,故以此切別於穌則切也。舊音本無不同。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隔塞。填𡫳。
隔塞,填𡫳。
塞,隔也,填𡫳。
白话解释
塞,筑在边区的隔障。字形采用“土”作边旁,采用“”作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塞」作「()」,為?之初文。金文作「?」,所從之從㠭,戰國文字、篆文構形相同,「㠭」與「廾」共用橫筆形變作,隸變作「」。段注本《說文‧土部》:「?,隔也。从土、聲。」從土,表示和土地形勢相關;本義為「窒」(《說文‧㠭部》),從(ㄙㄜˋ),表示音讀,兼表阻塞、充填之義,本義是阻隔、阻絕。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塞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901頁,第8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160頁,第5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63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604頁,第18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40頁,第16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2004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355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721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873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59頁,第26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81頁,第1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788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3249頁【補遺】第17995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855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199頁【崇文】第479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982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568頁,第1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十冊,第261頁,第3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1253頁,第2字 |
塞字的翻译
- stop up, block, seal, cork; pass, frontier; fortress
- verstauen, abdichten, stopfen (V), Kolben (S)
- bouchon, bourrer, boucher, faire entrer de force, caser, fourrer, glisser, bouchon, point stratégique à la frontière, forteresse
塞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无名组
楚〔战国〕 简 上博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秦 简 放马滩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关沮
汉 简 张家山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