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直貞切頁碼第42頁,第26字續丁孫
呈
平也。从口𡈼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三反切直成反頁碼第128頁,第7行,第1字述
平也。從口𡈼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直貞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231頁,第3字許惟賢第102頁,第9字
平也。
段注今義云示也。見也。
从口。𡈼聲。
段注直貞切。十一部。𡈼之言挺也。故訓平。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平也。呈露之呈當作[𡈼],
平也。今本義皆廢而不用,呈露之呈乃𡈼之借。
白话解释
呈,向同级的官员汇报。字形采用“口”作边旁,“壬”作声旁。
字形解说
呈為程字的初文,是古代權衡丈尺斗斛的平法,本義為度量眾物的標準。甲骨文字形從口、從土。從口,像容器之形;從土,取以器口平齊為度量標準。戰國文字承此字形而來,字或轉成從口、?聲(參考于省吾說法)。篆文、隸書、楷書承此字形而來。呈字引申為顯示、顯現之後,分化出從禾、呈聲的程字。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呈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9頁,第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20頁,第9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05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6頁,第6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8頁,第22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72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20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798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65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2頁,第12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5頁,第8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36頁,第3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179頁【補遺】第16311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481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28頁【崇文】第50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63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66頁,第7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72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136頁,第1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