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秦悉切頁碼第245頁,第12字續丁孫
𤕺
異體疾
病也。从𤕫矢聲。
𤕼
異體𤶥
古文疾。
𥏴
異體𥐃
籀文疾。
附注王國維《觀堂集林・毛公鼎銘考釋》:「疾之本字,象人亦下箸矢形,古多戰事,人箸矢則疾矣。」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四反切慈悉反頁碼第628頁,第5行,第1字述
病也。從疒矢聲。
反切………頁碼第628頁,第5行,第2字述
籒文疾。
鍇注臣鍇曰:「病來急,故從矢。矢,急疾也。」
反切………頁碼第628頁,第5行,第3字述
古文。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秦悉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1390頁,第1字許惟賢第608頁,第6字
病也。
段注析言之則病爲疾加。渾言之則疾亦病也。按經傳多訓爲急也。速也。此引伸之義。如病之來多無期無迹也。《止部》曰:疌,疾也。
从𤕫。矢聲。
段注矢能傷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會意。聲字疑衍。秦悉切。十二部。
籒文疾。
段注从廿者,古文疾也。从𥎿者𥏼省也。
古文。
段注各本篆體作𤶅。是仍與小篆無異。今正。攷𥩓篆下曰:廿,古文疾。童篆下曰:廿,古文以爲疾。此廿爲古文疾之明證。而《集韵》、《類篇》皆曰:廿,古文疾。𥏴,籒文疾。此丁度所見不誤之明證也。其曰籒文作𥏴又作𤖏者,乃當其時巳有誤本同今本。而因倂入之,又譌古爲籒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籀文从知。醫書:「一劑知,二劑己」。古文𥏴省作矢,故疾从矢[一]。
籀文作𥏴,从知,病半瘉曰「知」。《素問》:「一劑知(半好),二劑已(全好)」。知、智通,故籀文作𥏴,从𥏼省。小篆之疾殆亦从知省也。
籀文从知。醫書「一劑知(半好),二劑已(全好)」。小篆乃从知省聲。[一]《廣雅•釋詁》:「知,瘉也」。《素問•刺虐篇》:「一刺則衰,二剌則知,三刺則已」。
白话解释
疾,小病。字形采用“疒”作边旁,采用“矢”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疾”。,这是籀文写法的“疾”。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或作「」,像人躺在床上出汗的樣子,以示疾病之義;又或作「」,從大、從矢。「大」為人,字像矢射腋下,以示受傷之意。金文或作「」,與甲骨文同形,亦像矢射腋下之意。金文又或作「」,從疒、從矢。「疒」為病人依靠床上的樣子,引申為病痛;矢在床上,隱含人受箭傷之意。此字形則為戰國文字至楷書字形之所本。《說文》另收有古文、籀文二形。古文之形構也是從疒()、從矢,實與篆文同形;籀文字形則與「智」之篆文「」、古文「」同形,恐是後人誤廁於此。在六書中,除甲骨文「」形屬於會意附加實像外,其餘字形皆屬於異文會意。
疾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481頁,第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613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470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309頁,第6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96頁,第2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066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815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797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568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89頁,第14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303頁,第10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497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7593頁【補遺】第17138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549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644頁【崇文】第257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995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610頁,第2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317頁,第3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七冊,第15頁,第1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726頁,第1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