𨒈
复制𨒈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直尼切頁碼第53頁,第29字續丁孫
遲
徐行也。从辵犀聲。《詩》曰:「行道遲遲。」
𨒈
遲或从𡰥。
遟
籒文遲从屖。
附注徐灝注箋:「孔廣居曰:古文當从尼。漢《三公山碑》『愍俗陵迡』、《李翎碑》『棲迡不就』可證。遲訓徐行,从尼義近。古文𨒈从𡰥乃傳寫之譌耳。《玉篇》𨒈作迡。」按:甲骨文正作迡。金文同《說文》籀文。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四反切纒伊反頁碼第155頁,第4行,第2字述
徐行也。從辵犀聲。《詩》曰:「行道遲遲。」
反切………頁碼第155頁,第5行,第1字述
籒文遲從屖。
反切………頁碼第155頁,第5行,第2字述
遲或從𡰥。
鍇注臣鍇曰:「𡰥,音夷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直尼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87頁,第6字許惟賢第129頁,第1字
徐行也。
段注今人謂稽延爲遲。平聲。謂待之爲遲。去聲。
从辵。犀聲。
段注直尼切。十五部。
詩曰:行道遲遲。
段注《邶風》文。毛曰:遲遲,舒行皃。
遲或从𡰥。
段注按此字疑後人因《楊雄傳》而增也。《甘泉賦》曰:靈遟𨒈兮。說者皆云上音棲,下音遲。𨒈卽遲字也。然《文選》作迉迡,與《漢書》異。《玉篇》、《汗𥳑》亦皆作迡。《集韵》引《尙書》迡任。又未必眞壁中古文也。
籒文遲。从屖。
段注兼會意形聲也。《五經文字》曰:今从籒文。謂唐人《經典》用遟不用遲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徐行,引申為延遲,又引申為待,遲明,待天明也,黎明亦然。
引申為待。
徐行也。引申為延遲,又引申為待,遲明,待天明也。黎明亦然。
白话解释
迟,缓缓行进。字形采用“辵”作边旁,“犀”作声旁。《诗经》上有诗句唱道:“行道迟迟。”,有的“遲”采用“”作边旁。遟,籒文的“遲”采用“屖”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從彳、屖聲;金文從辵、屖聲;戰國文字從辵、屖省聲(「屖」省為「辛」),或從辵、尸聲(尸下二橫畫為飾筆);篆文從辵、犀聲,或體從辵、尸聲,籀文從辵、屖聲;隸書從辵、犀聲,或從辵、屖聲;楷書從辵、犀聲。此字字形變化甚多,從「彳」、從「辵」為義符,表示與動作有關;從「屖」、「尸」、「犀」為聲符,但從「屖」有兼義功能,從「尸、犀」則沒有兼義功能。依《說文》,「屖」字本義為「遟也」,與「遲」字的「遲緩」義相同,因此有兼義功能。「尸」字本義為「陳也」、「犀」字本義為「犀牛」,二字都和「遲」義無關,因此沒有兼義的功能。今楷字既作「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遲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02頁,第19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52頁,第7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28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72頁,第9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67頁,第5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230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408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015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351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42頁,第1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72頁,第14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551頁,第3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502頁【補遺】第16360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201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55頁【崇文】第61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07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84頁,第1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402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192頁,第3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