軫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之忍切頁碼第475頁,第1字續丁孫
軫
車後橫木也。从車㐱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七反切支引反頁碼第1109頁,第4行,第2字述
車後橫木也。從車㐱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之忍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892頁,第1字許惟賢第1256頁,第3字
車後橫木也。
段注《木部》橫,闌木也。輿人注曰:軫,輿後橫者也。《方言》曰:軫謂之枕。《秦風》。《小戎》俴收。傳曰:收,軫也。近戴先生曰:輿下之材,合而成方。通名軫。故曰軫之方也。以象地也。鄭注專以輿後橫木爲軫。以輢式之所尌三面材爲軓。又以軓爲任正者。如其說宜記於輿人。今《輈人》爲之。殆非也。輿人爲式,較,軹,轛,軫,輢,軓。《輈人》爲輈,衡,軸,伏兔。記不言輢,軓,衡,伏兔之度。輢軓,輿揜版耳。衡圍準乎軸。伏兔,取節於輈。當兔,省文互見。桐城姚氏鼐曰:記曰軫之方以象地。葢軫方六尺六寸。記曰參分車廣。以其一爲隧。葢以二尺二寸爲輿後。其前廣如軫。而深四尺四寸。以設立木焉。是爲收。毛公曰:收,軫也。謂輿深四尺四寸收於軫矣。非謂軫名收也。玉裁按似姚氏之說爲完。合輿下三面之材,與後橫木而正方。故謂之軫。亦謂之收。軫从㐱。密緻之言也。《中庸》。振河海而不泄。注曰:振猶收也。以振與軫同音而得其義。故曰猶。鄭未嘗不謂合四面爲軫矣。六分車廣,以一爲軫圍。輢軾所尌之圍亦在其中矣。渾言之,四面曰軫。析言之,輢軾所尌曰軓。輢後曰軫。又析言之,軾前曰軓。許言車後橫木。可知車後非無植者衡者以接於輢。或其制庳於軾耳。不獨有合於三面材者也。
从車。㐱聲。
段注之忍切。十三部。
軫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942頁,第1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214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901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633頁,第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65頁,第12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2104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509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7036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3000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77頁,第12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609頁,第7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5027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3818頁【補遺】第18068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287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256頁【崇文】第502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079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十冊,第716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305頁,第14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