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ㄨˋ

儿部 共3画 上下结构 5140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儿部

3画

1画

上下结构

wu

会意字

GQV

MU

GR

10212

0335

5603

5140

[135] 横、撇、竖弯钩

兀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下反切五忽切頁碼282頁,第1

兀高而上平也。从一在儿上。讀若敻。茂陵有兀桑里。

附注林義光《文源》:「兀,蓋與元同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六反切吾忽反頁碼714頁,第4行,第1

兀高而上平也。從一在儿上。讀若夐。茂陵有兀桑里。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下反切五忽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617頁,第1許惟賢709頁,第4

兀高而上平也。从一在儿上。

段注儿各本作人。今正。一在儿上。高而平之意也。凡从兀聲之字多取孤高之意。

讀若夐。

段注夐今韵在四十四諍。古音在元寒部。今韵十月者,元之人也。兀音同月。是以跀亦作𧿁。其平聲讀如涓。在十四部。今音五忽切

茂陵有兀桑里。

段注《地理志》右扶風有茂陵縣。《郡國志》同。許多言鄉言亭。此言里者,葢周秦舊名。

白话解释

兀,物体高但上部平坦。字形采用“一、人”会义,表示“一”在“人”之上。诗音像读“敻”。茂陵县有一个叫“兀桑里”的地方。

字形解说

殷金文族徽像人側形而大其首,強調人的頭部。字應與元字相當。在六書中屬於獨體象形。篆文分析為從一在儿上。從一是由金文化點為橫的變形。字切割為二部件來理解,可商。

兀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54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706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537頁
4說文校箋第360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340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1227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097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279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81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19頁,第8字
11標注說文第351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292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8618頁【補遺】第17292頁
14通訓定聲第2517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739頁【崇文】第2953頁
16說文句讀第1156頁
17古字詁林第七冊,第731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822頁,第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