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奴各切頁碼第69頁,第11字續丁孫
諾
𧭭也。从言若聲。
附注段玉裁注:「𧭭者,應之俗字。」劉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若即諾之古文。既从口又从言,於義為贅,知諾為後出字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五反切能作反頁碼第194頁,第5行,第2字述
譍也,從言若聲。
鍇注臣鍇按:《爾雅》注引《禮》:「男『唯』女『俞』是古者應對之辭。」有節文。按:古者大夫多言唯,而衞出公及諸侯應其臣下皆曰「諾」。又,南朝有鳳尾諾,爲尊者之言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奴各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357頁,第5字許惟賢第161頁,第1字
𤻮也。
段注𤻮者,應之俗字。說解中有此字。或偶爾从俗。或後人妄改。疑不能明也。大徐於《此部》增𤻮字。誤矣。《口部》曰:唯,諾也。唯諾有急緩之別。統言之則皆應也。
从言。若聲。
段注奴各切。五部。
白话解释
诺,表示应答的声音。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若”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從言、若聲。隸書、楷書同。「諾」的本義是表示同意的應答聲,所以從「言」為義符。「若」聲有兼義的功能,「若」的本義是「順」,「表示同意」就是「順從」對方的看法,因此「諾」字從「若」聲有兼義的功能。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諾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37頁,第1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94頁,第10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58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93頁,第6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88頁,第12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305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525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256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456頁,第4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56頁,第10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93頁,第10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699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903頁【補遺】第16425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840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91頁【崇文】第76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67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725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250頁,第1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