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中 部首:虫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90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81頁,第2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54頁,第32字
古文: 䵷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烏瓜切,音哇。
《說文》:蝦蟆屬。
《本草》:今處處有之,似蝦蟆,而背靑綠色,尖觜細腹,俗謂之靑蛙。亦有背作黃路者,謂之金線蛙。
《尹文子・大道上篇》:路逢怒蛙而軾之。
《前漢・五行志》:武帝元鼎五年秋,蛙與蝦蟆羣鬬。
例又,《韻會》:淫也。
《前漢・王莽傳》:紫色蛙聲。〔註〕淫蛙之聲。
音又,烏蝸切,音哇──義同。
例本作䖯,或書作鼃。別詳黽部。
注解
〔蛙〕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蛙〕字拼音是wā,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虫、圭,五行属土。
〔蛙〕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wā] ⑴ 两栖动物的一科,无尾,后肢长,前肢短,趾有蹼,善于跳跃和泅水。种类很多
蛙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蛙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