慝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上 部首:心部
武英殿刻本: 第952頁,第9字
同文書局本: 第399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344頁,第7字
音《廣韻》:他德切;《集韻》:惕得切,𡘋音忒。
《廣韻》:慝,惡也。
《書・畢命》:旌別淑慝。
例又,穢也。
《禮・樂記》:世亂,則禮慝而樂淫。
例又,邪也。
《詩・鄘風》:之死矢靡慝。
例又,隱惡也。
《周禮・秋官・司𡨥》:詰姦慝。
例又,地慝,若瘴蠱也。
《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晉語〉:宵靜女德,以伏蠱慝。
例又,方慝也。
《周禮・地官》:誦訓掌道方慝,以詔辟忌。〔註〕方慝,四方言語所惡也。
例又,仄慝也。
《前漢・五行志》:朔而月見東方,謂之仄慝。孟康曰:仄慝者,月行遲在日後,當沒而更見也。
音又,《集韻》:昵力切,音匿──隱情飾非曰慝。
例从匿、从心,蓋惡之慝於心者。
注解
〔慝〕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慝〕字拼音是tè,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匿、心,五行属火。
〔慝〕字造字法是会意。从匿,从心。匿( nì ),隐藏。把心隐藏起来,存有邪念。本义是邪恶,恶念。
〔慝〕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è] ⑴ 奸邪,邪恶⑵ 阴气。⑶ 灾害:“以伏蛊~”。
慝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慝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