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是唐代诗人罗邺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描写竹子的生长和竹子与其他花木之间的对比为主题,运用生动的描写和比喻手法,表达了竹子的坚韧和独立特质。
诗中写道:“翠叶才分细细枝,清阴犹未上阶墀。”这句描述了竹叶婀娜多姿,清新宜人。竹子刚出土的嫩芽还没有长得很高,还未能穿过阶梯的墀之上,清凉的阴影还未充盈。
接着诗句写到:“蕙兰虽许相依日,桃李还应笑后时。”这里将竹子与蕙兰、桃李进行对比,表明竹子不但能与美丽的花朵共存,而且会比它们更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蕙兰是夏季开放的花朵,桃李是春季开放的花朵,它们都只有短暂的繁盛期,而竹子则能够长久地茂盛下去。
诗的后半部分写到:“抱节不为霜霰改,成林终与凤凰期。渭滨若更征贤相,好作渔竿系钓丝。”这里用“抱节”来比喻竹子顶端的节节,表达了竹子的坚韧不拔,不受寒霜雪冰的影响。接着表达了竹子成为一片竹林的愿望,以及与凤凰等神鸟一样受世人的喜爱和赞美。最后,诗人以渭滨的景色来比喻国家的需要,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出谋划策,贡献智慧的心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和比喻,表达了竹子的坚韧和独立特质,赞美了竹子的生命力和永恒魅力,同时暗示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自己为国家贡献力量的愿望。
翠叶才分细细枝,清阴犹未上阶墀。蕙兰虽许相依日,桃李还应笑后时。抱节不为霜霰改,成林终与凤凰期。渭滨若更征贤相,好作渔竿系钓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