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衰年已过纵心期,安得聪明及往时。
既老固应全晚节,虽贫岂暇计留资。
元非矫饰求为异,自是行藏要合宜。
曾记诗僧林下约,为将踪迹报渠知。
诗意:
这首诗作于宋代,作者汪大猷表达了对过去年华逝去的遗憾和对未来能力的怀疑。他意识到衰老已经过去,即使再怀有聪明才智,也无法回到过去。然而,他仍然决心保持晚年的高尚品德,尽管贫困,也不图谋个人私利。作者认为,真正的品性应当自然流露,而不是刻意装饰追求与众不同。他回忆起与一位诗僧在林间约定的事情,决心将自己的足迹告知他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传统美德和真实性的追求。作者的心境淡然从容,没有让衰老带来的失落与焦虑笼罩思绪。他希望能够保持晚年的高尚品德,不受贫困所累,无暇计较物质的得失。他认为真正的品质应当自然而然地展示出来,不需要刻意追求与众不同。这首诗还展示了汪大猷对诗意众多的生活的热爱和执着。他与诗僧相约,希望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传达给更多的人,也表达了他对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使命感。整首诗朴实中见内涵,通过描绘个人与年华的对话,展示了智慧与情感的交融。
衰年已过纵心期,安得聪明及往时。既老固应全晚节,虽贫岂暇计留资。元非矫饰求为异,自是行藏要合宜。曾记诗僧林下约,为将踪迹报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