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蝉》是明代朱有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败柳疏林寄此生,
凉时不似热时鸣。
蜕形先觉金风动,
轻翼偏嫌玉露清。
抱叶常如经雨态,
过枝犹带咽寒声。
桑间此际螵蛸老,
游息安闲莫漫惊。
诗意:
《秋蝉》描绘了一只秋天的知了(蝉)的形象和心境。这只蝉感叹着败落的柳树和稀疏的林木,将自己的心情借寄于此生。相比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并不适合蝉鸣。它能预感到金色的秋风的拂动,却嫌弃清澈的玉露太过轻薄。蝉抱着叶子常常像经历了雨水的洗礼一样,它的鸣叫在经过树枝时带着一种哽咽的寒鸣之声。在桑树间,蝉在这个时节已经老去,它游离于安静和休息之间,不愿意被惊扰。
赏析:
《秋蝉》通过描绘蝉在秋天的生存状态,表达了一种对逝去时光和渐渐消逝的生命的感慨。诗人以蝉为媒介,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内心的体验。蝉的鸣叫在夏天是激昂高亢的,但在秋天却变得低迷和淡漠,与诗人内心的黯然和寂寥产生共鸣。蝉抱叶如经雨态,表现了蝉在世间历经风雨洗礼,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易逝。蝉游离于安闲和漫无目的之间,传达了一种对宁静和平淡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远离纷扰和烦忧。
整首诗以秋天作为背景,通过对蝉的描写,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以及对安逸和宁静的追求。这首诗词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深情而富有哲理,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思考和感慨,给人以深思和抚慰。
败柳疏林寄此生,凉时不似热时鸣。蜕形先觉金风动,轻翼偏嫌玉露清。抱叶常如经雨态,过枝犹带咽寒声。桑间此际螵蛸老,游息安闲莫漫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