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小本禅师赴法云》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广阔的天地间流浪,行程必定有所束缚。
心境平和,毫无私欲,百年的岁月如何结束。
山林和世间的烦恼一样微不足道,王侯将相的兴衰也只是戏剧。
我还未能放下,禅师却早已安逸。
王城中充满了英雄豪杰,议论纷纷黑白不一。
对于圣谛的第一义,面对的人又有谁能理解。
禅师来了又有何事,孤月悬挂在空碧之中。
我的身躯如同浮云,何处可限制南北。
最初离开山岫时并无心思,既然下了雨也能得到归宿。
珠泉有着旧时的约定,何时能挂上瓶锡。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禅师离开的心境和苏轼对其的送别之情。诗中描绘了禅师超脱尘世的境界,他心境平和,不受世俗的纷扰和功利之累。苏轼则表达了对禅师的敬佩和羡慕,认为禅师能够远离尘嚣,安逸自在,而自己则仍未能放下世间的牵绊。诗中还通过对王城的描绘,展示了世俗之中的荣辱得失和议论纷纷,与禅师超然的心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禅师洒脱境界的赞叹和自身的无奈之情。通过对禅师的赞美和对自身的反思,诗中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境界的思考。禅师以超然的姿态面对世间的忧患和荣辱,与现实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禅宗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的精神。
整首诗以禅师的离去为主线,通过描绘禅师的境界和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崇敬和追求。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和对禅师的赞美,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禅师超脱世俗的心境和苏轼对其的敬佩之情。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赞叹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具有深远的意义。
寓形天宇间,出处会有役。澹然都无营,百年何由毕。山林等忧患,轩冕亦戏剧。我未即归休,师宁便安逸。王城满豪杰,议论纷黑白。圣谛第一义,对面谁不识。师来亦何事,孤月挂空碧。是身如浮云,安得限南北。出岫本无心,既雨归亦得。珠泉有旧约,何年挂瓶锡。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