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白沙口次长芦译文及注释

发白沙口次长芦朗读

《发白沙口次长芦》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白沙口次长芦的景象和他对时局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篙师救首尾,
我为制中权。
挂席满风力,
如椎强弩弦。
晓放白沙口,
长芦见炊烟。
一叶托秋雨,
沧江百尺船。
反观世风波,
谁能保长年。
念昔声利区,
与世阙周旋。
大道甚闲暇,
百物不废捐。
谁知目力净,
改观旧山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黄庭坚的独特视角观察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景观。诗意深邃而富有哲理。

诗的开篇是篙师(船夫)在长江上奋力救援的场景,表现出作者对劳动阶层的赞美和敬意。接着,作者谈及自己奋斗于政治上,表达了他对权力争夺的看法。他将自己比作强弩之弦,意味着他在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诗的下一部分描绘了清晨时分放船的景象,白沙口的长芦上升起炊烟,显示出生活的喧嚣和活力。一片落叶承载着秋雨的滋润,沧江上行驶着百尺长的船只,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观。

接下来,作者回顾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他质问谁能够保持长久的和平。他怀念过去的时光,感叹自己与这个纷繁世界的疏离,他意识到自己无法像过去那样游刃有余地在社会中往来。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大道的思考。尽管众多事物在世间循环变化,但大道依然宁静,百物并不废弃。作者深信只有洞察力清晰的人才能真正改变对旧山川的看法,意味着他希望能够以独特的眼光审视世界,并提出自己的改革观点。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观察和思考。同时,它也折射出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反思,寄托了对和平与宁静的向往,以及对清新的视角和改革的期望。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