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是梅尧臣创作的《送韩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是一首描写离别情景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的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函关见残雪,褎谷闻春禽。
禽响通朱轮,马嘶入青林。
花明乱石路,云抱寒泉岑。
天外汉江来,城下渔网沉。
庖供缩项鳊,坐使宫娥斟。
农桑不须教,古俗自通今。
译文:
离开函关,看到残留的雪,听到遥远山谷传来春天的鸟鸣声。
鸟声回荡着红色的车轮,马嘶声进入蓝色的林木中。
鲜花在崎岖的石路上绽放,云朵拥抱着寒冷的泉水和山峰。
天外传来汉江的气息,城下的渔网沉浸其中。
厨房里的食物摆上缩项鳊鱼,宫廷使女斟酒端上。
农民的田园生活不需要指导,古老的习俗依然流传至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离别时的景象和对自然的感慨,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来表达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先,诗人通过描写残雪和春鸟的声音,展示了离别时的季节变化和离别的苦涩之情。诗中的禽响通朱轮,马嘶入青林,生动地展现了旅行的场景和氛围。
接着,诗人以花明乱石路、云抱寒泉岑的方式,将自然景物与离别的情感相融合,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思念之情。这种景物描写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细腻的观察力。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城市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庖供缩项鳊、宫娥斟酒等描写了宴会的场景,突显了封建社会中的宫廷文化和生活。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赞颂和对古老习俗的推崇。诗人认为农民的生活不需要教导,古俗的传统在今天仍然通用,这种观点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民间智慧的赞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情感的抒发和对自然、传统的热爱。展现了梅尧臣细腻的感受力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函关见残雪,褎谷闻春禽。禽响通朱轮,马嘶入青林。花明乱石路,云抱寒泉岑。天外汉江来,城下渔网沉。庖供缩项鳊,坐使宫娥斟。农桑不须教,古俗自通今。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