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酬王平甫道中见寄译文及注释

和酬王平甫道中见寄朗读

《和酬王平甫道中见寄》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安危魁柄倚谁操,
敛笏千官拱赭袍。
能有本根持国论,
岂须毫发间戎韬。
征求藉藉人多困,
羁旅皇皇我亦劳。
栖宿与君何计得,
半生飘荡似风毛。

诗意:
这首诗词以回应王平甫给曾巩的见寄诗为题材。诗中表达了曾巩对政治官员的忧虑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他思考安危之势,认为国家的安危关键在于谁来掌握权柄,而自己只是一个虚名的文官,无法左右大局。他自谦地说,千千万万的官员们都低头向权势屈服,自己也不例外,他们都只是将赭袍敬献给权贵而已。曾巩强调了自己对国家大事的根本立场,并认为不需要使用战争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因为真正有本事持国论者,不需要依靠毫发之间的军事智谋。

同时,曾巩也表达了对自身困境的感叹。他作为一个红袍文官,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乱,但他也深感自己的辛劳和困顿。他与王平甫一样,都是身处羁旅之中,无法安居乐业。他们的生活就像飘荡的风毛一样不稳定,没有固定的栖身之所。

赏析:
曾巩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感叹。他从政治和个人角度出发,对权力斗争和自己的境遇进行了反思。诗中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借景抒怀、比喻和对仗等,以增加诗意的深度和韵律的美感。

曾巩在诗中表达了对权力和政治斗争的深刻认识。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国家的安危关键在于权柄的掌握,而不是智谋和战争的手段。他以自己为例,自谦地表示自己只是一个虚名的文官,无法左右大局。这种对政治的冷峻认识,显示了曾巩的思想独立和深厚的学识修养。

诗中还流露出曾巩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困顿。他表达了作为一个文官的辛劳和困苦,与王平甫一样,他们都是身处羁旅之中,无法安居乐业。通过这种自我抒发,曾巩表达了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曾巩对权力斗争和自身境遇的思考和感叹。诗中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政治和个人命运的剖析,展现了曾巩独立思考和深厚学识的一面。这首诗词不仅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还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政治风貌和文人的境遇。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