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梅公仪琴高鱼同圣俞译文及注释

和梅公仪琴高鱼同圣俞朗读

《和梅公仪琴高鱼同圣俞》是宋代文人王珪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江南的三月,花朵盛开繁茂,青溪蜿蜒曲折,水面上长满了苔藓。高洁的琴音一旦离去,不再留下任何踪迹,就连渔人也猜测不出它的去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三月的美景,花朵盛开,水流弯曲,景色宜人。作者以琴为象征,表达了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留下的只是一种遗憾和空虚的感觉。琴音高远而纯净,离去后却无法追溯,连渔人也无法揣测其去向,使人感叹美好的事物难以长久存在的现实。

赏析:
这首诗以江南春景为背景,通过描绘江南的花开水流,营造了一种富有诗意的环境氛围。作者以琴为象征,将琴音与美景相互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流逝之美的感慨。

诗中的"琴高一去无踪迹"一句,通过琴音的离去来突出美好事物的短暂和不可捕捉的特性。诗人把琴音与渔人的猜测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和思考。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给人一种深思和回味的空灵之感。

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通过景物的写实描写和抽象意象的交织,展示了王珪独特的艺术风格。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感叹,通过琴音的消失,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短暂而珍贵的思考和体验。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曲水高一踪迹渔人
相关诗文: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