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兮儿寒,母兮儿饥。
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儿在中野,以宿以处。
四无人声,谁与儿语。
儿寒何衣,儿饥何食。
儿行于野,履霜以足。
母生众儿,有母怜之。
独无母怜,儿宁不悲。
父兮儿寒,母兮儿饥。儿罪当笞,逐儿何为。儿在中野,以宿以处。四无人声,谁与儿语。儿寒何衣,儿饥何食。儿行于野,履霜以足。母生众儿,有母怜之。独无母怜,儿宁不悲。
琴曲歌辞·履霜操(Treading on Frost)
父兮儿寒,母兮儿饥。
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儿在中野,以宿以处。
四无人声,谁与儿语。
儿寒何衣,儿饥何食。
儿行于野,履霜以足。
母生众儿,有母怜之。
独无母怜,儿宁不悲。
中文译文:
父亲哟,孩儿被寒冷所折磨,母亲哟,孩儿被饥饿所折磨。
孩儿有罪当受笞打,被驱逐的孩儿有何过错?
孩儿在中野,以此为住宿。
四周寂静无人声,谁来与孩儿交谈?
孩儿衣衫何处寻,孩儿饥饿如何解?
孩儿在野外行走,脚下踩着霜冻。
母亲生下了众多子女,有母亲的关爱疼惜。
唯独孩儿无人怜爱,孩儿何不悲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写的是一个被寒冷和饥饿折磨的孩子的悲苦遭遇。诗人表达了对这个孩子所受的苦难的同情和愤慨,同时也暗示了对社会对待弱势群体的不公和冷漠的批判。
诗中的父母呼喊着孩子的苦难,表达了对孩子遭受折磨的痛心。孩子被罪责难当,被驱逐无处可去,四周荒凉寂静,无人与其交流。孩子身上缺少衣物和食物,却被迫履霜行走。最后,诗人提到母亲对其他子女的呵护,但这个孩子却没有人关爱,孩子的悲伤由此显露。
通过这首诗,诗人韩愈表达了对弱势群体(尤其是无财富无地位的普通人)所受苦难的同情和关切,批评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忽视和冷漠。这首诗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家庭的冷落,充满了对人道主义和公正的呼唤。
qín qǔ gē cí lǚ shuāng cāo
琴曲歌辞·履霜操
fù xī ér hán, mǔ xī ér jī.
父兮儿寒,母兮儿饥。
ér zuì dāng chī, zhú ér hé wéi.
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ér zài zhōng yě, yǐ sù yǐ chù.
儿在中野,以宿以处。
sì wú rén shēng, shuí yǔ ér yǔ.
四无人声,谁与儿语。
ér hán hé yī, ér jī hé shí.
儿寒何衣,儿饥何食。
ér xíng yú yě, lǚ shuāng yǐ zú.
儿行于野,履霜以足。
mǔ shēng zhòng ér, yǒu mǔ lián zhī.
母生众儿,有母怜之。
dú wú mǔ lián, ér níng bù bēi.
独无母怜,儿宁不悲。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