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湖南留别东阳旧僚兼示吏人

将赴湖南留别东阳旧僚兼示吏人朗读

智力苦不足,黎甿殊未安。
忽从新命去,复隔旧僚欢。
晓路整车马,离亭会衣冠。
冰坚细流咽,烧尽乱峰寒。
耆老相饯送,儿童亦悲酸。
桐乡寄生怨,欲话此情难。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将赴湖南留别东阳旧僚兼示吏人译文及注释

《将赴湖南留别东阳旧僚兼示吏人》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该诗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戴叔伦表示自己很忧愁,智力不足,也不能安定地生活在黎甿(戴氏家乡)。突然间接到新的命令,让他再次离开旧友欢聚的地方。清早,他整理好路途上的车马,离开与旧友相见的宾馆。冰封的河流发出细密的吞噬声,燃烧殆尽的峰峦笼罩着严寒。耆老们都来送行,孩童们也感到悲伤。戴叔伦将自己心中的怨愤寄托在桐乡的故乡之地,但他意欲诉说的这种情感却很难表达出来。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智力苦不足,黎甿殊未安。
忽从新命去,复隔旧僚欢。
晓路整车马,离亭会衣冠。
冰坚细流咽,烧尽乱峰寒。
耆老相饯送,儿童亦悲酸。
桐乡寄生怨,欲话此情难。

这首诗通过表达诗人的离别之情,暗示了离乡背井的痛苦和思乡之情。诗中描述了戴叔伦的心情,他感到自己智力有限,不能在家乡黎甿安定下来。突然间接到了新的命令,让他再次离开与旧友聚会的东阳,离别之情油然而生。诗人清早起来,整理好要离开的车马,并在离别的亭子上与旧友们道别。冰封的河流发出细密的咀嚼声,烧尽的山峦笼罩着严寒之气。老年人都来送行,孩童们也感到悲伤。诗人将自己的怨愤投射到了桐乡这个寄托自己情感的地方,但他意欲表达的这种情感却很难以言语表达出来。

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在离乡离亲的痛苦与思念之情,揭示了离别对人的影响以及失去家乡愈发强烈的乡愁。诗中描绘了早晨离别的场景,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冰冻的河流和燃烧殆尽的山峦,凸显了离别的严寒和难过。通过描写耆老与儿童的送行场景,增加了离别的悲伤氛围。整体上,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表达了离别之情和乡愁之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将赴湖南留别东阳旧僚兼示吏人读音参考

jiāng fù hú nán liú bié dōng yáng jiù liáo jiān shì lì rén
将赴湖南留别东阳旧僚兼示吏人

zhì lì kǔ bù zú, lí méng shū wèi ān.
智力苦不足,黎甿殊未安。
hū cóng xīn mìng qù, fù gé jiù liáo huān.
忽从新命去,复隔旧僚欢。
xiǎo lù zhěng chē mǎ, lí tíng huì yì guān.
晓路整车马,离亭会衣冠。
bīng jiān xì liú yàn, shāo jǐn luàn fēng hán.
冰坚细流咽,烧尽乱峰寒。
qí lǎo xiāng jiàn sòng, ér tóng yì bēi suān.
耆老相饯送,儿童亦悲酸。
tóng xiāng jì shēng yuàn, yù huà cǐ qíng nán.
桐乡寄生怨,欲话此情难。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诗文推荐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边[2]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3]一声愁绝。

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自忆专房宠,曾居第一流。移恩向何处,暂妒不容收。夜久丝管绝,月明宫殿秋。空将旧时意,长望凤凰楼。

汉宫若远近,路在沙塞上。到死不得归,何人共南望。

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黄昏掩闺后,寂寞自心知。

前宫路非远,旧苑春将遍。玉户看早梅,雕梁数归燕。身轻逐舞袖,香暖传歌扇。自和秋风词,长侍昭阳殿。谁信后庭人,年年独不见。

秋风里许杏花开,杏树傍边醉客来。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