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王质夫(自此后诗为盩厔尉时作)

招王质夫(自此后诗为盩厔尉时作)朗读

濯足云水客,折腰簪笏身。
喧闲迹相背,十里别经旬。
忽因乘逸兴,莫惜访嚣尘。
窗前故栽竹,与君为主人。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小学古诗七夕节
相关诗文:

招王质夫(自此后诗为盩厔尉时作)译文及注释

《招王质夫(自此后诗为盩厔尉时作)》
白居易

濯足云水客,
择腰簪笏身。
喧闲迹相背,
十里别经旬。
忽因乘逸兴,
莫惜访嚣尘。
窗前故栽竹,
与君为主人。

诗词的中文译文:
沐浴于云水中的客人,
把腰佩戴好文物身。
喧嚣与宁静互相背道而驰,
离别十里已是数旬。
忽然因为陶醉在逍遥自在的心情中,
不顾扰人的尘嚣。
窗前种植的竹子,
和你一同作为主人居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白居易的闲适心境和恬静生活的向往。诗人自喻濯足云水,即沐浴于清凉的云水之间,表达了他追求自由自在、远离繁琐世事的愿望。择腰簪笏身则是指戴好装饰品,装扮自己的意思,诗人希望自己能在宁静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风采。喧闲迹相背表示嘈杂的尘世与宁静的心境背道而驰,作者与喧嚣远离。十里别经旬表示离别的时间已经过去许久。忽然因为乘逸兴,莫惜访嚣尘,意味着作者因为心情愉悦而不顾尘嚣纷扰,放松心情,尽情享受闲适。窗前故栽竹,与君为主人表达了作为居住之地的窗前有着历久弥坚的竹子,作者希望与友人共同享受这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诗以清新雅致的语言描绘了作者追寻自由闲适的心境,抒发了对繁杂尘世的厌烦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招王质夫(自此后诗为盩厔尉时作)读音参考

zhāo wáng zhì fū zì cǐ hòu shī wèi zhōu zhì wèi shí zuò
招王质夫(自此后诗为盩厔尉时作)

zhuó zú yún shuǐ kè, zhé yāo zān hù shēn.
濯足云水客,折腰簪笏身。
xuān xián jī xiāng bèi, shí lǐ bié jīng xún.
喧闲迹相背,十里别经旬。
hū yīn chéng yì xìng, mò xī fǎng xiāo chén.
忽因乘逸兴,莫惜访嚣尘。
chuāng qián gù zāi zhú, yǔ jūn wéi zhǔ rén.
窗前故栽竹,与君为主人。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诗文推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东海一时平。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能不忆江南。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随波逐浪到天涯,迁客西还有几家。却到帝都重富贵,请君莫忘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