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逢李昭象叙别

乱后逢李昭象叙别朗读

李生李生何所之,家山窣云胡不归。
兵戈到处弄性命,礼乐向人生是非。
却与野猿同橡坞,还将溪鸟共渔矶。
也知不是男儿事,争奈时情贱布衣。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乱后逢李昭象叙别译文及注释

乱后逢李昭象叙别

李生李生何所之,
家山窣云胡不归。
兵戈到处弄性命,
礼乐向人生是非。

却与野猿同橡坞,
还将溪鸟共渔矶。
也知不是男儿事,
争奈时情贱布衣。

译文:
李生李生你去了何方,
故乡山上雾缭绕,你为何不归?
战乱遍及各处,危及性命,
而礼乐之道却被人们用来判断是非。

我却与野猿为伴在橡树之下,
和溪鸟一起垂钓于河上钓鱼台。
我知道这不是一个真正的男儿应当做的事,
可是情势迫使我只能穿着简朴的衣服。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杜荀鹤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李昭象离去的惋惜以及对战乱时期的感慨。

首先,诗中描绘了李昭象远离故乡,不归山中的情景,展示了战乱时期人们流离失所的悲凉和无奈。

其次,通过礼乐与人生是非相对照的方式,反映了战乱时期礼乐之道被忽略,人们只能以性命为重的现实。这反映了作者对乱世的痛惜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最后,诗中的野猿、橡树和溪鸟、钓鱼台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宁静安逸的向往,与纷乱的世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作者心知这不是一个真正的男儿所应做的事情,但时情的贱质迫使他只能过上简朴的生活。

赏析:
杜荀鹤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战乱时期的思考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李昭象离去的描写,表达了对乱世的感叹和无奈。通过礼乐与生死相对照的方式,揭示了战乱时期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忽略。最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清幽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深远,感人肺腑。

乱后逢李昭象叙别读音参考

luàn hòu féng lǐ zhāo xiàng xù bié
乱后逢李昭象叙别

lǐ shēng lǐ shēng hé suǒ zhī, jiā shān sū yún hú bù guī.
李生李生何所之,家山窣云胡不归。
bīng gē dào chù nòng xìng mìng,
兵戈到处弄性命,
lǐ yuè xiàng rén shēng shì fēi.
礼乐向人生是非。
què yǔ yě yuán tóng xiàng wù, hái jiāng xī niǎo gòng yú jī.
却与野猿同橡坞,还将溪鸟共渔矶。
yě zhī bú shì nán ér shì, zhēng nài shí qíng jiàn bù yī.
也知不是男儿事,争奈时情贱布衣。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杜荀鹤诗文推荐

故国看看远,前程计在谁?五更听角后,一叶渡江时。吾道天宁丧,人情日可疑。西陵向西望,双泪为君垂。

秋色上庭枝,愁怀切向谁?青云无势日,华发有狂时。枕上闻风雨,江南系别离。如何吟到此,此道不闻知。

若以名场内,谁无一轴诗?纵饶生白发,岂敢怨明时。知己虽然切,春官未必私。宁教读书眼,不有看花期。

蒙蒙烟雨蔽江村,江馆愁人好断魂。自别家来生白发,为侵星起谒朱门。也知柳欲开春眼,争奈萍无入土根。兄弟无书雁归北,一声声觉苦于猿。

旧衣灰絮絮,新酒竹篘篘。只知断送豪家酒,不解安排旅客情。

兄弟将知大自强,乱时同茸读书堂。岩泉遇雨多还闹,溪竹唯风少即凉。藉草醉吟花片落,傍山闲步药苗香。团圆便是家肥事,何必盈仓与满箱?

立马不忍上,醉醒天气寒。都缘在门易,直似别家难。世路既如此,客心须自宽。江村亦饥冻,争及问长安。

地僻春来静,深宜长者居。好花都待晚,修竹不妨疏。雁入湘江食,人侵晓色锄。似君无学处,头白道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