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朗读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译文及注释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是一首近代诗词,作者是秋瑾。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万里乘云去复来,
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
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
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
须把乾坤力挽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秋瑾深深关注日俄战争的情感和立场。她自比为乘云之人,一度远赴千里之外,又回到国内,象征着她关注国家大事,随时准备为国家作出贡献。她身负春雷,意味着她拥有强大的力量和决心来推动国家的发展和挽回危局。然而,她内心深处忍受着国家衰败的图景,但她愿意为了国家的安危而忍受这一切。她认为只有通过集结出色的人才,才能拯救危局,挽回国家的命运。她呼吁人们奋力拼杀,不惜牺牲生命,以期将国家带回正轨。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秋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奋斗精神。她用娴熟的辞章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关切。诗中的"乘云"和"挟春雷"象征着秋瑾自身的力量和决心,她不惧困难,愿意为国家付出一切。她的忧虑通过"图画移颜色"的意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对国家衰败景象的无奈和痛心。然而,她并不绝望,而是呼吁人们团结起来,发挥各自的才能,为挽回国家的命运而努力。诗中的"十万头颅血"形容了残酷的战斗场面,表达了她的决心和牺牲精神。整首诗词充满了激情和豪情,展现了秋瑾对国家的忠诚和奋斗精神。

这首诗词体现了秋瑾作为近代爱国女英雄的形象,她积极投身于保卫国家的事业,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这首诗词也反映了当时国家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秋瑾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注。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读音参考

huáng hǎi zhōu zhōng rì rén suǒ jù bìng jiàn rì é zhàn zhēng dì tú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wàn lǐ chéng yún qù fù lái, zhī shēn dōng hǎi xié chūn léi.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rěn kàn tú huà yí yán sè, kěn shǐ jiāng shān fù jié huī.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zhuó jiǔ bù xiāo yōu guó lèi, jiù shí yīng zhàng chū qún cái.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pīn jiāng shí wàn tóu lú xuè, xū bǎ qián kūn lì wǎn huí.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秋瑾诗文推荐

萧斋谢女吟《秋赋》,潇潇滴檐剩雨。知己难逢,年光似瞬,双鬓飘零如许。愁情怕诉,算日暮穷途,此身独苦。世界凄凉,可怜生个凄凉女。曰:“归也”,归何处?猛...

寂寞庭寮,喜飞来画轴,破我无聊。试展朝云遗态,费维摩几许清宵?紫玉烟沉,惊鸿影在,历劫红羊迹未消。赖有故人高谊,赎得生绡。环佩声遥,纵归来月下,魂已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一泓秋水净纤毫,远看不知光如刀。直骇玉龙蟠匣内,待乘雷雨腾云霄。传闻利器来红毛,大食日本羞同曹。濡血便令骨节解,断头不俟锋刃交。抽刀出鞘天为摇,日月星...

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 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 不见项羽酣呼钜鹿战, 刘秀雷震昆阳鼓, 年约二十余,而能兴汉楚...

炎帝世系伤中绝,芒芒国恨何时雪? 世无平权只强权,话到兴亡眦欲裂。千金市得宝剑来,公理不恃恃赤铁。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饥时欲啖仇人头,渴时欲...

一出江城百感生,论交谁可并汪伦? 多情不若堤边柳,犹是依依远送人。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