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学刘伶荷锸,也不学屈子投江,且做个范蠡归湖。
绕一滩红蓼,过两岸青蒲。
渔夫,将我这小小船儿棹将过去。
惊起那几行鸥鹭。
似这等乐以忘忧,胡必归欤。
也不学刘伶荷锸,也不学屈子投江,且做个范蠡归湖。绕一滩红蓼,过两岸青蒲。渔夫,将我这小小船儿棹将过去。惊起那几行鸥鹭。似这等乐以忘忧,胡必归欤。
《紫花儿序·也不学刘伶荷锸》是元代作家王实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也不学刘伶荷锸,
也不学屈子投江,
且做个范蠡归湖。
绕一滩红蓼,
过两岸青蒲。
渔夫,将我这小小船儿棹将过去。
惊起那几行鸥鹭。
似这等乐以忘忧,
胡必归欤。
诗意:
这首诗词以游船湖上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不追求名利、不受世俗束缚的心态。诗中通过对比刘伶和屈原的传世故事,表明自己不愿效仿他们的悲剧命运。相反,诗人希望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象范蠡一样回归湖泊。诗人在湖边观赏着红蓼和青蒲,召唤渔夫驾驶小船,划过湖面,惊起了几只鸥鹭。诗人认为这种乐趣可以使人忘记忧愁,因此询问自己是否应该回去。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湖泊景色为主,通过对比传世故事中的悲剧人物,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人选择了刘伶和屈原作为对比对象,刘伶是唐代的诗人,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刘伶因为不满意朝廷的堕落而沉湎于酒色,最终被贬谪至岭南;屈原因为忠诚于楚国而投江自尽。诗中的范蠡则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大臣,他放弃了权位,选择回归湖泊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诗中的红蓼和青蒲是湖泊常见的植物,通过描绘这些景物,诗人营造了一种宁静、自然的氛围。渔夫划船的动作和惊起的鸥鹭给诗中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
诗人通过描述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和与自然的亲近,表达了对于名利和世俗束缚的抵制态度。他认为这种生活可以带来快乐,使人忘却忧愁。然而,诗人在结尾处对自己的选择进行了反思,以疑问的方式提出“胡必归欤”,暗示着他对于回归现实的犹豫和不确定。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由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矛盾。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使诗词具有了深厚的意境,给人以静谧、舒适的感受。
zǐ huā ér xù
紫花儿序
yě bù xué liú líng hé chā, yě bù xué qū zǐ tóu jiāng,
也不学刘伶荷锸,也不学屈子投江,
qiě zuò gè fàn lǐ guī hú.
且做个范蠡归湖。
rào yī tān hóng liǎo, guò liǎng àn qīng pú.
绕一滩红蓼,过两岸青蒲。
yú fū, jiāng wǒ zhè xiǎo xiǎo chuán ér zhào jiāng guò qù.
渔夫,将我这小小船儿棹将过去。
jīng qǐ nà jǐ xíng ōu lù.
惊起那几行鸥鹭。
shì zhè děng lè yǐ wàng yōu, hú bì guī yú.
似这等乐以忘忧,胡必归欤。
王实甫,字德信,元朝杂剧作家,定兴(今定兴县)人。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也不学刘伶荷锸,也不学屈子投江,且做个范蠡归湖。绕一滩红蓼,过两岸青蒲。渔夫,将我这小小船儿棹将过去。惊起那几行鸥鹭。似这等乐以忘忧,胡必归欤。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迟迟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