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莲池上的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诗中描述了两只鸳鸯在莲池上游弋的景象,宛如在锦绣的织机上舞动。这里的莲池是一个美丽的水域,而鸳鸯则象征着爱情和美好的伴侣关系。诗人通过描绘这一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赞美。
诗的后两句"应知越女妒,不敢近船飞"则暗示了鸳鸯的特殊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鸳鸯被视为一对恩爱的夫妻,象征着美满的婚姻和幸福的家庭。而"越女"则指的是越国的女子,传说中她们因为嫉妒鸳鸯的幸福而不敢靠近它们。
整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鸳鸯在莲池上的美丽景象,通过对鸳鸯的赞美和象征意义的运用,表达了对美好爱情和幸福婚姻的向往。这首诗词展示了明代文人对爱情和家庭的追求,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yuān yāng
鸳鸯
liǎng liǎng lián chí shàng, kàn rú zài jǐn jī.
两两莲池上,看如在锦机。
yīng zhī yuè nǚ dù, bù gǎn jìn chuán fēi.
应知越女妒,不敢近船飞。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