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是明代诗人刘基的作品。这首诗词以春蚕为主题,通过对春蚕与蜘蛛的对比,抒发了作者对世俗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独立精神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可笑的春蚕独自忍受辛苦,
为了谁而成茧却自焚。
与其像蜘蛛一样无用地编织网,
宁愿像蜂蝶那样不畏人。
诗词中蕴含着深刻的诗意。首先,春蚕象征着作为个体的人,他们在世俗现实中承受着艰辛的劳作和压力,却最终无法逃脱自己的命运。作者用"可笑"来形容春蚕,显示了他对这种现实的不屑和讽刺。
其次,诗中提到春蚕自愿为茧而燃烧,这可以理解为个体为了他人或社会的利益而牺牲自己。这种牺牲被作者视为荒谬和可笑,暗示了作者对于个体应该追求自身价值和自由的观点。
接着,作者以蜘蛛和蜂蝶的比喻来对照春蚕,突出了自由独立精神的重要性。蜘蛛编织的网是为了捕捉昆虫,是对外界的依赖和束缚;而蜂蝶自由地飞翔,不畏人类的干扰。通过这一对比,作者表达了对于追求独立自由的态度,认为个体应该像蜂蝶一样坚守自己的独立性,不畏艰难困苦。
总的来说,刘基的《春蚕》通过对春蚕和蜘蛛的对比揭示了他对于世俗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独立精神的赞美。诗词中的诗意反映了作者对于个体追求自身价值和自由的观点,呼唤人们勇敢面对困境,坚守自己的独立性。
chūn cán
春蚕
kě xiào chūn cán dú kǔ xīn, wèi shuí chéng jiǎn què fén shēn.
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
bù rú wú yòng zhī zhū wǎng, wǎng jǐn fēi chóng bù wèi rén.
不如无用蜘蛛网,网尽蜚虫不畏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