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飒水风起,此宵何太清。
危楼人未下,独树鸟频惊。
寒漏三更急,秋江万里横。
凄然六朝恨,依旧照空城。
疏飒水风起,此宵何太清。危楼人未下,独树鸟频惊。寒漏三更急,秋江万里横。凄然六朝恨,依旧照空城。
《金陵会月》是宋代文人王珪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金陵(即南京)的夜晚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凄凉的画面。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疏飒水风起,此宵何太清。
危楼人未下,独树鸟频惊。
寒漏三更急,秋江万里横。
凄然六朝恨,依旧照空城。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描绘了金陵(南京)夜晚的景色和氛围。首句“疏飒水风起,此宵何太清”表达了夜晚的宁静和凉爽,水面上微风拂动,使得夜晚显得异常清澈。接着的“危楼人未下,独树鸟频惊”描绘了高楼上的人还未下来,孤独的树上的鸟儿被各种声响惊扰,增加了寂静的气氛。第三句“寒漏三更急,秋江万里横”通过形容寒冷的漏声,强调了夜晚的寒冷和寂静,同时秋江的宽广和长远也给人以无限遐想。最后一句“凄然六朝恨,依旧照空城”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六朝时期的怀念和悲伤之情,空城的照耀也映照着当下的凄清。
这首诗词以清新、寂静和凄凉之情为主题,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与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的六朝时期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凄凉感受。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凄然的氛围,使读者在诗意的渲染下,感受到了岁月的更迭与人事的无常。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而思考的空间,引发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感慨。
jīn líng huì yuè
金陵会月
shū sà shuǐ fēng qǐ, cǐ xiāo hé tài qīng.
疏飒水风起,此宵何太清。
wēi lóu rén wèi xià, dú shù niǎo pín jīng.
危楼人未下,独树鸟频惊。
hán lòu sān gēng jí, qiū jiāng wàn lǐ héng.
寒漏三更急,秋江万里横。
qī rán liù cháo hèn, yī jiù zhào kōng chéng.
凄然六朝恨,依旧照空城。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