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正卿通判可高亭

寄题正卿通判可高亭朗读

樟坡直上可高亭,未见高亭只见名。
想像岂能胜一览,登高安得快双明。
大龙湫下听雷吼,白石岩头看日生。
咫尺好山随杖屦,自应老笔擅诗声。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寄题正卿通判可高亭译文及注释

诗词:《寄题正卿通判可高亭》
朝代:宋代
作者:楼钥

樟坡直上可高亭,
未见高亭只见名。
想像岂能胜一览,
登高安得快双明。

大龙湫下听雷吼,
白石岩头看日生。
咫尺好山随杖屦,
自应老笔擅诗声。

【中文译文】
樟木小山直上可见高亭,
未曾亲眼见过高亭只听闻其名。
想象之美岂能超过实际的一览,
登上高亭才能舒心地观赏双倍明朗的景色。

大龙潜伏在深谷中,听雷声咆哮,
在白石岩头上,目睹太阳冉冉升起。
这座近在咫尺的美丽山峰,随着手杖和履带,
自然会激发出老者笔端擅长的诗意。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楼钥登上樟木小山高亭的景象,表达了对美景的向往和对登高的愉悦之情。诗人在未登上高亭之前,只听说过它的名字,却无法想象它的壮丽景色,因此诗句中表达了对高亭美景的期待和想象的不足。

登上高亭后,诗人才能一览众山之美,这种实际的观赏体验胜过了先前的想象。诗中的“快双明”形容登高后的愉悦心情,意味着眼前的景色明亮、清晰,让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诗人以生动的描写展示了大龙潜伏在深谷中,听雷声咆哮的景象,以及站在白石岩头上观赏太阳升起的美景。这些景象传达出大自然的壮丽与雄伟,与前两句的想象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实际观赏的独特价值。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亲切感受和对诗歌创作的自信。咫尺之遥的美景随着手杖和履带而来,这里可能暗指诗人常常在这样的山水环境中徜徉,因此老者的笔端能够充分表达出这种美景所引发的情感与诗意。

整首诗通过对登高观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真实美景的向往和对想象与实际观赏的对比。同时,诗中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诗歌创作的自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诗意的追求。

寄题正卿通判可高亭读音参考

jì tí zhèng qīng tōng pàn kě gāo tíng
寄题正卿通判可高亭

zhāng pō zhí shàng kě gāo tíng, wèi jiàn gāo tíng zhī jiàn míng.
樟坡直上可高亭,未见高亭只见名。
xiǎng xiàng qǐ néng shèng yī lǎn, dēng gāo ān dé kuài shuāng míng.
想像岂能胜一览,登高安得快双明。
dà lóng qiū xià tīng léi hǒu, bái shí yán tóu kàn rì shēng.
大龙湫下听雷吼,白石岩头看日生。
zhǐ chǐ hǎo shān suí zhàng jù, zì yīng lǎo bǐ shàn shī shēng.
咫尺好山随杖屦,自应老笔擅诗声。

楼钥诗文推荐

岁晚红英绕冻柯,玉人无那醉颜酡。广平赋就如逢妆,铁石心肠可柰何。

吾皇尽孝,宗庙务崇尊。巨典备弥文。巍巍东向开基主,七世祔神孙。追思九闰整乾坤。环宇慕洪恩。从今密迩高宗室,千载事如存。

壮志摧颓貌亦衰,岂知官舍傍岩隈。此身不是京尘里,饭了沿山看腊梅。

为君手种向南堂,误认昌州移海棠。元是玉妃生酒晕,帐中仍带返魂香。

人閒丹桂亦微黄,未见红葩解有香。惟喜此花兼众美,麝脐薰彻绛纱囊。

雨外山光淡,烟中草色鲜。断桥依古岸,流水自斜川。紫椹余桑表,青藤绕树颠。人情兼物态,只合付天然。

行尽穷边岁亦殚,倚门应是念衣单。宁知今日幕南地,不似去年江上寒。乘马惟欣日可爱,逢人长说雪初乾。三衾四襖半无用,何必重歌行路难。

初移湘水一枝春,賸馥还欣为我分。梦入山房三十树,何时醉倒看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