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杖承恩诣丹阙赏析

锡杖承恩诣丹阙朗读

《题玉山观禅师兰若》这首诗由唐代诗人韩翃创作,描写了玉山观禅师兰若的境遇和心境。

诗中描述了兰若先前在玉山宴坐的场景,他带着锡杖感恩前往皇帝那里探讨佛教之道。诗人提到兰若曾与先朝的人们交流过,并见证了皇宫紫禁城中的钟声敲响,日影渐斜。宫女为他焚香,他与天人一起坐席,接受他们的礼物,穿着袈裟。兰若在虎溪水旁的禅床上久躺,而此时兰若的故乡凤城正值春季,他们的引擎开花了。不愿意外出做世俗的事情,他宁愿坐在静谧的清净之地。朝早上兰若会摇着药钵,亲近许多人,而傍晚时他则独自依靠绳床,屋子空空。掖垣挥翰抬高了兰若的声誉,很多游客前来拜访询问他们的真理。韩翃自己是个官员,深知仕途有限,回心积极要学习兰若一样过简朴的生活。

这首诗描绘了兰若的禅师生活,以及诗人自己对于凡尘世俗的厌倦和向往清净的心境。诗意主要表达了对于虚荣名利的厌恶和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表现出了禅师兰若与普通人的巨大反差,寄托了诗人对于追求心灵自由与平静的追求。这首诗也充满了佛教的气息,融入了对于宫廷、花草树木的描绘,给读者带来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感受。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禅师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内心宁静和远离世俗的向往。诗歌采用了对比手法和意象的运用,以突出禅师与世俗的差异,通过描绘禅师的生活点出了诗人自己对于虚荣名利的犹豫与迷茫,呈现出一种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简练,意象丰富,给人以思考和启发。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