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戊午八月十二日赋后圃早梅)》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江红(戊午八月十二日赋后圃早梅)
问信江梅,渐推出、红苞绿萼。
堪爱处,平生怀抱,岁寒为托。
瘦骨皱皮犹老硬,孤标独韵难描摸。
怕东君、压住等春来,鞭先著。
止渴事,风烟邈。
和羹事,风波恶。
想翠禽啁哳,笑他都错。
争似花开颓醉玉,月天更引霜天角。
便一年、强作十年人,山中乐。
译文:
询问江边的梅花,渐渐推开,红色花蕾绿色花萼。
令人爱慕之处,是我一生的情怀,寒冷的岁月为之托起。
纤瘦的枝干皱皮虽然老而坚硬,独特的气质难以描摹。
怕东风君、压住等待春天的到来,先挣脱冬天的束缚。
解渴的事情,像飘渺的烟雾。
和睦的事情,像危险的风浪。
想象着翠绿的禽鸟啁啾,嘲笑它们都错了。
何如花朵盛开使人陶醉,月亮引导寒霜的角度更美。
就算一年只有十年的力量,也能在山中找到乐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的梅花,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梅花是冬天中的瑰宝,它在枯寂的季节中绽放,展示出坚强和美丽。诗人通过描绘梅花,抒发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
诗中的梅花被描述为红色的花蕾和绿色的花萼,这种鲜明的色彩对比显示了梅花的娇艳和生命力。梅花的瘦骨皱皮表明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但依然坚韧不拔,独具特色。诗人称梅花为“孤标独韵”,强调了梅花独特的气质和价值。
诗中还涉及到了对东风的期待,东风代表春天的到来。诗人希望东风能解除梅花的冬天束缚,让它们早日绽放。这表达了诗人对新生和希望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解渴和和睦的事情与风烟和风波进行对比。诗人认为和睦的事情就像风波一样危险,而解渴的事情则像飘渺的烟雾一样虚幻。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与满足。
诗的结尾,诗人通过比喻花开和月亮引导寒霜的角度,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花朵的盛开让人陶醉,而月亮引导寒霜的角度更加美妙,这里也隐含了对生命的短暂和流转的思考。
整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坚韧,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思考。梅花作为冬天中的瑰宝,象征着坚强和希望,诗人通过梅花的形象,启示人们要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和坚韧的品质,珍惜生命的美好和短暂。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对比手法展现了梅花的魅力,给人以启示和感悟。
“问信江梅”出自宋代吴潜的《满江红(戊午八月十二日赋后圃早梅)》,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wèn xìn jiāng mé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