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修自性非求得赏析

性修自性非求得朗读

诗词《自咏二首》表达了作者对修道和求真之事的理解和思考。诗中,作者通过写凝神静气的修行状态,表达了自己追求真理的决心和专注;通过强调修道的本性,表达了自己并非追求外在的荣华富贵,而是内心的自我修炼;同时,他也在诗中反思了生与死、存在与虚无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中文译文:
寂寂凝神太极初,
无心应物等空虚。
性修自性非求得,
欲识真人只是渠。

学道全真在此生,
何须待死更求生。
今生不了无生理,
纵复生知那处生。

诗意和赏析:
《自咏二首》是一首以自省和思考为主题的诗,通过表达作者对修道和真理的思考和追求,展示了他对物质世界的超越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首先,诗中通过凝神静气来开启修行之路,表达了作者专注于内心修炼的决心和态度。他提到自己无心应物,追求内在的空虚,强调修道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而非外在的功名利禄。

其次,诗中强调修道是与自性相合的,并非追求外在的目标。作者认为修道的目的是识别真人,寻找真理,而真理只能在自身内心中找到。他在这里不仅提出了修道的目标,同时也表达了修道的本质即与自己内在的本性相合。

最后,诗中作者意味深长地思考了生与死的问题。他反问了为何要等到死后才能追寻生的意义,强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在当下的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不需要在未来追求。

总的来说,《自咏二首》是一首具有深意的唐代诗词,通过对修道和真理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内心修炼的决心和坚持,提出了他对生命和存在的独特见解。这首诗词反映了诗人的思想深度和追求真理的勇气,对于我们理解唐代文化和人生哲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徐灵府

号默希子,钱塘(今浙江杭州)天目山人。道士,通儒学,无意于名利。居天台山云盖峰虎头岩石室中10余年,日以修炼自乐。武宗会昌初,诏浙东观察使召之,乃献诗自陈,终不赴。后绝粒而卒,年82岁。事迹见《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〇、《三洞群仙录》卷六。著作今存《通玄真经注》12卷,收入《正统道藏》;《天台山记》1卷,有《古逸丛书》本。《全唐诗》存诗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