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利不顾害赏析

趋利不顾害朗读

《古意》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林中即鹿人,常为虎所即。
虎岂援鹿者,亦各求其食。
趋利不顾害,祸患安可息。
古来遯世土,轻彼用智力。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林中的鹿与虎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常常忽视危险和祸患的思想。诗人认为,虽然虎并非有意去伤害鹿,但它们各自追求自身的食物需求。人们追逐个人利益而不顾及可能带来的危害,这样的行为是无法避免祸患的。诗人进一步指出,古代的智者往往选择退隐避世,而不是过分依赖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赏析:
《古意》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和智慧的局限性,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启示。首句“林中即鹿人,常为虎所即”巧妙地利用了对比和借景抒发情感的手法,展现了人们在危险环境中的困境。接下来的两句“虎岂援鹿者,亦各求其食。趋利不顾害,祸患安可息。”通过虎和鹿各自追求食物的行为,深刻揭示了人们因追逐个人利益而忽视危险和祸患的本质。最后两句“古来遯世土,轻彼用智力”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智者退隐避世的赞赏和对过度自信智慧的警示。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将人们的行为与动物的本能相对照,启发人们反思个人利益的追求是否值得冒险和忽视祸患。诗人通过对古代智者的提及,暗示了人们应当谦虚和谨慎,不过分依赖个人的智慧和力量,以避免可能造成的危害。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于智慧的审慎态度,具有一定的警世意义。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