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送郑公绩赴试金陵》
朝代:宋代
作者:朱翌
笔端忘杻械,
舌本贵温润。
明明犹麟书,
作世大龟镜。
哀哉束高阁,
斯文久不胜。
皇五开老眼,
牵复首拜命。
秋来举子场,
谁领斯文印。
向来针膏肓,
必古司农郑。
中文译文:
抛开刻板的工具,
珍视温润的言辞。
明明可以写出杰出的文章,
成为世间伟大的榜样。
可悲啊,束缚在高阁之中,
这种文采久已无法承受。
皇帝五次开启老眼睛,
引领着我再次拜命。
秋天来临,举子们聚集在考场,
究竟是谁能够获得文官身份的印证。
自古以来,任何关于治疗疾病的针灸,
都必须由古代著名的司农郑人来完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朱翌写给郑公绩的送别之作,郑公绩是一位被选拔去金陵(今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诗中表达了对郑公绩的祝福和对文化的崇高赞扬。
作者用"笔端忘杻械,舌本贵温润"来描述郑公绩的才华,意味着他能够摒弃刻板的写作工具,善于运用温润的言辞。"明明犹麟书,作世大龟镜"表示郑公绩的文章出类拔萃,可以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然而,诗中也表达了对时代局限的感叹。"哀哉束高阁,斯文久不胜"暗示着优秀的文化人被困在高阁之中,无法发挥才能。"皇五开老眼,牵复首拜命"表明皇帝多次睁开老眼,再次委任郑公绩,体现了皇帝对于人才的重视。
最后两句描绘了秋天举行科举考试的场景,"谁领斯文印"意味着众多士子争夺文官身份的认可。而"向来针膏肓,必古司农郑"则强调了古代治疗疾病需要由经验丰富的针灸医生来完成,以郑公绩的名字来代表这个角色。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既赞美了郑公绩的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科举考试制度的局限和对文化人的期望。它展现了朱翌对于文化的重视和对于人才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局限性。
“哀哉束高阁”出自宋代朱翌的《送郑公绩赴试金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āi zāi shù gāo gé,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