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若随闻三日香赏析

岂若随闻三日香朗读

《和太尉戏赠高阳公》是唐代上官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熏炉御史出神仙,
云鞍羽盖下芝田。
红尘正起浮桥路,
青楼遥敞御沟前。
倾城比态芳菲节,
绝世相娇是六年。
惯是洛滨要解佩,
本是河间好数钱。
翠钗照耀衔云发,
玉步逶迤动罗袜。
石榴绞带轻花转,
桃枝绿扇微风发。
无情拂袂欲留宾,
讵恨深潭不可越。
天津一别九秋长,
岂若随闻三日香。
南国自然胜掌上,
东家复是忆王昌。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与高阳公的相遇和赠诗情景。诗人首先称赞高阳公官职尊贵,似乎是仙人降世,乘骑飞行在芝田之上。红尘中的喧嚣与浮躁被诗人所抛离,他们站在御沟前的青楼处,俯瞰着繁华纷扰的世界。诗人赞美高阳公和他的美人们,他们的风采不凡,美丽动人,已经持续了六年。高阳公似乎是一个富商,他在洛滨和河间都有财富。诗人描绘高阳公的妻妾们,她们佩戴着翠钗,发饰闪耀着光芒,步履婀娜动人,穿着罗袜。她们身上的装饰如石榴绞带一般轻盈,桃枝和绿扇微风中摇曳。诗人感慨地说,这些美人们的情意无情,拂袖欲留宾客,却又无法跨越深潭的爱恨纠葛。诗人与高阳公分别已久,九个秋天过去了,不禁怀念起与他的相聚。他想到南国的风景美景,仿佛掌上珍宝,但他也会思念东家的王昌(可能是指高阳公的故乡或他的知交)。整首诗以描绘美人和对过去友情的怀念为主题,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华和人情冷暖。

赏析:
这首诗词以婉约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唐代社会的繁华景象和人情冷暖。诗人通过形容高阳公及其美人们的容貌和风采,展示了当时社会上贵族富商的奢华生活和他们与文人的交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熏炉、云鞍、羽盖等,以及红尘、青楼、御沟等地方的描写,使整首诗词充满了浓厚的唐代风情。诗人对高阳公和他的美人们的赞美和怀念,既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华和富贵,也凸显了人情冷暖的复杂性和无常性。

诗词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示了唐代社会的一面。它呈现了一种对过去友情的怀念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人生的无常和对爱情的矛盾感受。整首诗词以流畅的韵律和优美的词藻,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唐代社会的魅力和情感的共鸣。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上官仪

上官仪(约608~665年1月4日)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人,生于江都。贞观初,擢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唐高宗时供职门下省,颇受唐高宗和武则天的赏识。龙朔二年(662年),成为宰相。后来高宗不满武后跋扈,上官仪向高宗建议废后,高宗亦以为然,由上官仪草诏。武后涕泣陈请,事遂中缀,自此武后深恶上官仪。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被诛,家产和人口被抄没,其一子上官庭芝也同时被诛杀。中宗即位后,因上官庭芝女上官婉儿为昭容,对上官仪父子有所追赠,绣像凌烟阁,追封为楚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