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沁园春(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
沁园春(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
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
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
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
都如梦,算能争几许,鸡晓钟昏。
此心无有新冤。
况抱瓮年来自灌园。
但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殷勤对佛,欲问前因。
却怕青山,也妨贤路,休斗尊前见在身。
山中友,试高吟楚些,重与招魂。
中文译文:
沁园春(写于戊申年,奏报到邸中,因为我因病而辞去官职,所以写下这首诗),
老子一生,笑遍人间,儿女怨恩。
况且白发能有多少时日,肯定要独自走过,青云得志,传说将长久流传。
整理衣冠,关切你是否平安,再次挂上当年的神武门。
一切都如梦,算得了多少争斗,鸡鸣天亮,钟声迷离。
这颗心里没有新的怨恨。
何况岁月流逝,自从我抱着瓮离开灌园。
只是凄凉地回首往事,频频悲叹,虔诚地对佛陀,想问起前因。
却担心青山可能阻碍贤人的前程,不愿在尊者面前显露身份。
山中的友人啊,试着高声吟唱些楚国的歌曲,重聚并引魂回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辛弃疾写的,题为《沁园春》。诗人自述自己经历了人事沧桑,年事已高,白发苍苍。他笑看世间人事波诡云谲,体会儿女间的怨恩之情。面对年老和世事的变迁,他心知应该独自一人走完余下的时光,但他的志向和事迹将会长久传颂于世。诗人整理衣冠,关切他人的平安,并再次挂上曾经显赫的官职,以此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往昔荣耀的追忆。他认为一切都如梦幻一般,争斗算得了多少呢?当鸡鸣天亮,钟声慢慢消散。他心中已没有新的怨恨和痛苦。诗人回首往事,感叹岁月的流逝,自述自己离开灌园已有多年,往事凄凉,频频悲叹。他虔诚地向佛陀祈祷,想探询前世的原因。然而,他担心青山可能会妨碍贤人的前程,不愿意在尊者面前显露身份。最后,诗人呼唤山中的友人,希望他能高声吟唱楚国的歌曲,以此重聚并引领他的灵魂归来。
这首诗通过诗人自述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的领悟和思考。诗人感叹自己的老去和世事的变迁,体察人间的怨恩情感。他意识到岁月不待人,白发苍苍,但他对自己的青春和往日的壮丽事迹仍然怀念。他认为一切都如梦幻一场,人生争斗算得了多少呢?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的懷念、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对自己的自省。
诗中还融入了佛教的元素,诗人虔诚地对佛陀表示敬意,并想探询前世的原因。这显示了诗人对宗教和灵性的关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最后两句诗呼唤山中的友人,试图通过高吟楚国的歌曲来重聚并唤起逝去的灵魂。这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情感交流的渴望,也暗示着对友人间的共同回忆和情感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辛弃疾独特的写作风格,通过对人生、时光流逝和追寻真相的思考,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情感和人际关系的珍视。
“老子平生”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沁园春(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lǎo zǐ píng shē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