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杂书三十首》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晚上杂书馆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物世的冷眼和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
诗中描述了杂书馆中照耀着明亮灯光的鸡冠花,它们高昂而美丽地盛开在前轩之间。诗人认为异物虽然珍贵,但并不需要过多的繁荣。接着,诗人提到了杂书馆中的文翰音韵,它们像装饰品一样鸣响,雄壮地呼应着自己的群体。诗人认为植物的形态复制了音韵的美妙,这是天道的巧妙之处,不可原始。
然而,如果细细观察这些花草,它们的形态却很奇异怪诞,让人们多认为应当除去。诗人感叹近霜草已经不再繁茂,只剩下十九株,而只有这一簇花草仍然保留着鲜艳的色彩,与其它凋零的花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簇花草陪伴着杂书馆里的嘉菊,已经足够美化了诗人的园囿。
这首诗词以描绘杂书馆中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花草和音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物世的冷漠态度和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诗人以鲜明的对比来强调自然之美的珍贵和独特。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方回对于自然美与人造美之间的思考和感悟。
“十九已不蕃”出自宋代方回的《秋晚杂书三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jiǔ yǐ bù fān,诗句平仄:平仄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