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落寒碧赏析

青天落寒碧朗读

《浚井》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口古老的井被重新打开的情景,以及通过打井的过程所体现出的人生哲理。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如下:

古井没荒莱,不食谁为恻。
瓶罂下两绠,蛙蚓飞百尺。
腥风被泥滓,空响闻点滴。
上除青青芹,下洗凿凿石。
沾濡愧童仆,杯酒暖寒栗。
白水渐泓渟,青天落寒碧。
云何失旧秽,底处来新洁。
井在有无中,无来亦无失。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打井的过程,表达了苏轼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浚井为象征,寓意着对人生的思考。井是人们取水的源泉,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中的古井被重新打开,意味着重新挖掘生命的潜力和活力。

诗的开篇,苏轼提出了一个问题:“古井没荒莱,不食谁为恻。”这句话意味着如果这口古井一直被荒废,没有人来维护,那么将没有人能得到清水,这是一种怜悯之情。作者以井为喻,暗示人们对生活的疏于维护和对他人的冷漠,进而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

接着,诗中提到了井中的一些细节,如“瓶罂下两绠,蛙蚓飞百尺”,描述了井中的水清澈见底,蛙蚓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这些细节揭示了井水的纯净和生命的活力。

诗的后半部分,苏轼以井水的清洗过程来比喻人们对自身的净化和提升。他描述了水中的泥滓被清除,石壁被洗凿,表达了对自身陋习和不足的反思和改进。他进一步提到“沾濡愧童仆,杯酒暖寒栗”,意味着通过修身养性和自我反省,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局限和不足,获得内心的温暖和成长。

最后两句诗“云何失旧秽,底处来新洁。井在有无中,无来亦无失。”暗示了井存在于有与无之间,即使井曾经被废弃,但重新打开后,仍然可以恢复其原有的功能和价值。这也寓意着人生中的困境和挫折并不是永恒的,只要有努力和改变,人们总能找到出路和重获新生。

整首诗词以井作为象征,通过描述打井的过程,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启示。它鼓励人们重新审视自身,反思过去的不足,不断努力改变和成长,从而获得内心的净化和生活的新洁。同时,诗词中运用了丰富生动的描写,如“腥风被泥滓,空响闻点滴”以及“白水渐泓渟,青天落寒碧”,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

总的来说,苏轼的《浚井》通过打井的过程,寓意人生的反思和成长。它呼唤人们不要放弃对生活的关注和维护,同时鼓励人们通过自我反省和努力改变,追求内心的净化和新生。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意境和启示性的思想,被广泛赏析和传颂。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