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蹇道士归庐山》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物之有知盖恃息,
孰居无事使出入。
心无天游室不空,
六凿相攘妇争席。
法师逃人入庐山,
山中无人自往还。
往者一空还者失,
此身正在无还间。
绵绵不绝微风里,
内外丹成一弹指。
人间俯仰三千秋,
骑鹤归来与子游。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道士归庐山的场景。诗中通过抒发对自然界和人生的思考,表达出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生虚无的感慨和对归隐山林的向往。
赏析:
诗的开头写道,万物之有生命都是依靠呼吸,谁能在无事的情况下自由地进出呢?这句话借物喻人,表达了人们在繁忙的世界中无法真正自由自在的愿望。接着,诗人描述了心灵没有天空之旅的房间是多么空虚,六根的纷争就像是妇女争夺一张床位。这里以六凿和妇争席来描绘心灵的纷乱和无法安宁的状态。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一位法师逃离尘世进入庐山,庐山中没有人来往。法师往来自如的一空,而诗人则感到自己正处在无法回归的境地。这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道士隐居山林的向往,同时也映射出他自己的内心困扰,感到无法逃离尘世的束缚。
接下来的两句“绵绵不绝微风里,内外丹成一弹指”,描述了庐山间绵绵不绝的微风,以及内外修炼的道士们融合成为一体的状态。这里的丹指的是丹田,指的是道士们修炼内丹的过程。通过这两句,诗人描绘了庐山中道士们修炼的景象,表达了对道家修炼境界的向往和景仰。
最后两句“人间俯仰三千秋,骑鹤归来与子游”,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人在凡尘中俯仰了上千年,最终与子游一起骑着仙鹤归来。这里的子游是指庄子,他是道家的重要代表。通过与子游一起归来,诗人表达了对于超越尘世的向往和对庄子思想的崇敬。
整首诗以描写道士归庐山为线索,通过描述人生的无常和虚无,诗人抒发了对于归隐山林的向往,并表达了对于修炼境界和超脱尘世的追求。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深邃的语言,展示了苏轼优美的诗境和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孰居无事使出入”出自宋代苏轼的《送蹇道士归庐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ú jū wú shì shǐ chū rù,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