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题南康晏史君望云亭》
作者:王安石(宋代)
南康父老传史君,
疾呼急索初不闻。
未尝遣汲浴帘水,
三岁只望香炉云。
云徐无心澹无滓,
史君恬静亦如此。
飚然一去扫遗阴,
便觉歊烦怅千里。
归田负戴子与妻,
圃蔬园果西山西。
出门亭皋百顷绿,
望云才喜雨一犁。
我知新亭望云好,
欲斸比邻成二老。
莫嫌鸡黍数往来,
为报襄阳德公嫂。
中文译文:
在南康,父老们传颂着史君,
急切呼唤,但刚开始未能听到。
他从未派人去汲取浴帘下的水,
三年来只凭望炉中的云烟。
云烟从容悠然,无杂质浑然一体,
而史君也如此恬静宁静。
一阵风过,扫去了过去的阴霾,
却使我感到焦躁忧郁千里。
回到田园,背负着儿子和妻子,
种植蔬菜,果园在西山的西侧。
走出家门,亭皋间郁郁葱葱,
望着云烟,喜悦如得到了一犁的雨水。
我知道新建的亭子望云是多么美好,
想和邻居一起变成两个老人。
不要嫌弃常常来往的鸡黍,
为了向襄阳的德公嫂子报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给南康晏史君的题词。诗中描述了史君居住在南康的情景和他对云烟的观察。史君过着宁静的生活,不事浮华,与云烟一样纯净澄澈。然而,史君的离去让作者感到焦躁和忧郁,意味着友谊的中断和离别的痛苦。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自己回到田园的生活,种植蔬菜,享受自然的恩赐。他望着云烟,看到了希望和喜悦,仿佛得到了一场及时的雨水。他渴望与邻居共同享受云烟的美景,愿意与他一同变成两个老人,共度晚年。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襄阳的德公嫂子的感激之情,表示愿意常常往来,不要嫌弃鸡黍的简单,以回报她的恩德。
整首诗以史君和云烟为线索,描绘了作者对友谊和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离别和感恩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真挚情感的珍视。
“南康父老传史君”出自宋代王安石的《题南康晏史君望云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nán kāng fù lǎo chuán shǐ jū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