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行》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猛虎行,
山林蒼蒼,风凄茅草黄。有虎开始离开穴居,熊罴怎敢抗衡。它摇动尾巴如旗帜,磨砺牙齿似剑锋。它凶猛地吞食赤豹,雄威踏着封狼的脚步。它不贪婪于犬和猪,不窥视领地的篱墙。当它行走途中发现人肉,所获得的战利品真是威武雄壮。食人既然成为我的份额,又怎能视为不祥之事。麋鹿难免成为猎物,难道它们的生命也不值得怜悯吗?满野都布满了捕兽网,争相用来圈住四方。但如果我没有杀戮,又如何满足饥饿的肠胃呢?
诗词《猛虎行》通过描绘猛虎的形象,表达了它的凶猛和威武,展现了野性的力量和荒凉的山林景象。诗人以猛虎为象征,抒发了对强者与弱者之间斗争的思考。诗中的猛虎象征着那些在丛林中追逐自己利益的人,它们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惜与其他生命展开激烈的争斗。与此同时,诗人也探讨了生存和道德之间的冲突。猛虎需要捕食才能生存,但这种行为也带来了伤害和死亡。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示了猛虎的形象和态度,描绘了它的威武和凶猛。通过与其他动物的对比,强调了猛虎的优势和统治地位。诗人以猛虎作为象征,探讨了力量与道德、生存与伤害之间的关系,引发读者对人性和社会伦理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猛虎的形象和力量,同时蕴含了对生存与道德的思考。它通过动物的形象,表达了深刻的人性和社会问题,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在思考中得到启示。
“不窥藩与墙”出自宋代梅尧臣的《猛虎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kuī fān yǔ qiá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