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入箧笥赏析

百年入箧笥朗读

《卢鸿草堂图》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他游历过程中所见所感,并表达了对世俗琐事的超脱和对自然清静之境的向往。

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

昔为大室游,卢岩在东麓。
往昔曾在大室游,卢岩在东山麓。
直上登封坛,一夜茧生足。
直往登封坛,一夜之间茧生足。
径归不复往,峦壑空在目。
返回径路不再前往,峦山峡谷依然映入眼帘。
安知有十志,舒卷不盈幅。
谁能知晓十足的心志,展开卷轴也无法填满。
一处一卢生,裘褐荫乔木。
一处一座卢鸿的草堂,裘褐色的帷幕遮荫着高大的树木。
方为世外人,行止何须录。
才是真正的隐居之人,行为举止又何需被记录。
百年入箧笥,犬马同一束。
百年来都装进箧笥,犬马也同属一束。
嗟予缚世累,归来有茅屋。
唉,我受世俗之累所困,归来却有了茅草覆盖的房屋。
江干百亩田,清泉映修竹。
江边拥有百亩田地,清泉倒映修竹。
尚将逃姓名,岂复上图轴。
还要逃避名誉,岂能再上绘图之轴。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追求自由、清静的心态。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了过去在大城市游历的经历,然后回到了东山麓的卢岩,表示不再追逐名利,眼前的山川景色仍然如故。他用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清静、自由、自然的向往。诗中提到的草堂、裘褐、修竹等元素,都象征着隐居、质朴、宁静的生活方式。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辙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他希望能够逃避名利的纷争,过上宁静自在的生活。整首诗表现了苏辙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

下载名句
(0)
相关名句: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