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和王挽章五首》是宋代曹勋的诗作。这首诗表达了对杨和王这两位功勋卓著的将领的赞颂和祝福。
诗意:
这首诗歌通过描绘杨和王的事迹,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佩和敬仰之情。诗中提到了杨和王所受到的荣誉和尊重,以及他们为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这种英勇和忠诚的精神也被视为国家的宝贵财富。诗人希望他们的功绩能被铭记于史册,世世代代传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杨和王的崇高评价。诗中使用了一些富有象征意义的词语,如"銮"、"圣心"、"勾陈"、"尉抚"、"腾瀚海"等,给诗句增添了豪迈和庄严的气息。诗人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将杨和王的功绩和荣誉一一列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们的伟大和威严。
这首诗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忠诚和英勇精神的推崇。曹勋通过这首诗,向读者展示了杨和王所代表的忠肝义胆,以及他们在保家卫国中所展现出的杰出才能。诗中的赞扬和敬佩之情,使人们对这两位将领的形象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虽然简短,但通过凝练的语言和富有力量感的词句,成功地表达了对杨和王的崇敬之情,展示了他们的威严和功绩,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宋代社会对忠诚和英勇的推崇。
“姓字竦旄头”出自宋代曹勋的《杨和王挽章五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ìng zì sǒng máo tóu,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