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晋师胜淝上注释
⑴淝:淝水,在今安徽省寿县境内。
⑵限:界。这句说,千里长江,雪浪翻滚,风起云涌,一望无际,但南北界限分明。
⑶逾:越。
⑷人谋:指大臣的谋略。
⑸索虏:南北朝时,南朝骂北朝人为索虏。吞噬:吞食。这几句说,长江的天险难以越过,而大臣的谋略又能制止强敌,北方的秦王苻坚难道能够倂吞东晋吗?
⑹阿坚:即秦王苻坚。南牧:侵占南方的土地。
⑺倏忽:极快的意思。
⑻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采取了积极抗敌的战略措施。
⑼颐:面颊。颐指:形容指挥进退皆如人意。
⑽八千戈甲:指晋军前锋都督谢玄等将领带精兵八千,争渡淝水,击杀秦兵。
⑾蛇豕:大猪和长蛇,比喻贪暴残害者,《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大)豕长蛇,以荐食上国。“注:”言吴贪害如蛇豕。“
⑿弭:弓末梢,用骨头做的,用来助驾车者解开辔结。鞭弭:指驾车前进。周旋:辗转相从,这里是交战的意思。晋公子重耳答楚成王时,说过:“左执鞭弭“和”以与君周旋“的话。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⒀麾动:这里指战旗招展。
⒁北军:秦兵。这句说,坐谈之间,北方秦国苻坚的军队顺风倒下,很快被打败。
⒂鸣鹤:即风声鹤唳。秦国军队大败后逃跑,看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东晋的士兵,路上听到风声和鹤叫的声音也以为是晋兵追来。见《晋书·谢安传》。
⒃王师:东晋的军队。
⒄晋祚:东晋的皇位。
⒅烝民:众多的百姓。
⒆周雅:指周宣王命大臣征西戎、伐猃狁(音险允,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使周室中兴。这句说,周宣王使周室中兴的美事,并不是专有的,东晋谢安等以弱势战胜强秦,使晋朝转危为安,也是值得赞美的。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鉴赏
此为咏史之作。词中以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借古喻今,颂扬历史英杰的丰功伟绩,期望自己能为南宋抗金大业建立功勋。词中叙事不少,也有议论,但不乏形象之生动。长江之险壮,鏖战之激烈,都写得有声有色。
上片写淝水之战的地理环境和东晋方面的运筹准备情况。开篇极写长江“天险难逾”,加之“人谋克壮”(指人的谋略宏伟远大),使北方强敌无奈我何。接着便用淝水之战的史实为证。《晋书·谢安传》记载,苻坚军队南下时,谢安领导抗击,非常镇定,处理规画很得当。前方谢玄等击败苻坚军队后,“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谢安面对投鞭可以断流的百万雄师,而能沉着镇定,运整个战局于股掌之间,从而取得“破强敌”的伟大胜利。
词之下片着重写淝水战役中的“奇伟”场面。《晋书·谢玄传》记载:谢玄与谢琰、谢伊等率精兵八千涉淝水,与秦军决战淝水南,杀秦军大将苻融(苻坚弟),苻坚也中流矢,秦军溃败,死者不可胜数。余众弃甲宵遁,听到风声鹤唳,认为是晋的追兵来到,惊惶万状。下片内容,大致就是根据这段历史记载写成的。“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谢玄以八千兵勇渡淝水,冲杀数十倍于己的大敌,此“奇伟”之一也:“鞭弭周旋”三句,指晋军与强敌周旋,“旌旗麾动”,便使北军望风披靡,指挥何等英明,将士多么善战,大有“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之势,此“奇伟”之二也:“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生动描绘了敌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丧胆情景,反衬了晋军出奇制胜,取得历史罕见的以少胜多的辉煌战果,此“奇伟”之三也。最后三句赞美淝水战役的胜利,使晋朝延长国祚,广大民众得到庇护,这一辉煌的功业,即使《诗经·小雅》所歌颂的周宣王中兴之功,也不能专美于前。
此词结构谨严,语言刚劲,风格沉雄,是咏史词中的佳作。作者对于战争的描写,层层推进,有务不紊,既明写东晋方面的地利、人和,又暗写前秦由长驱直入到仓皇溃败的全过程,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
除此词外,作者另有六首出色的咏史词。这些词,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沉雄遒劲的风格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而为世人称道,李纲仅存的五十余首词中放射出耀人的光彩。
喜遷鶯·晉師勝淝上注釋
⑴淝:淝水,在今安徽省壽縣境內。
⑵限:界。這句說,千裏長江,雪浪翻滾,風起雲湧,一望無際,但南北界限分明。
⑶逾:越。
⑷人謀:指大臣的謀略。
⑸索虜:南北朝時,南朝罵北朝人為索虜。吞噬:吞食。這幾句說,長江的天險難以越過,而大臣的謀略又能製止強敵,北方的秦王苻堅難道能夠倂吞東晉嗎?
⑹阿堅:即秦王苻堅。南牧:侵占南方的土地。
⑺倏忽:極快的意思。
⑻謝公:指東晉宰相謝安,采取了積極抗敵的戰略措施。
⑼頤:麵頰。頤指:形容指揮進退皆如人意。
⑽八千戈甲:指晉軍前鋒都督謝玄等將領帶精兵八千,爭渡淝水,擊殺秦兵。
⑾蛇豕:大豬和長蛇,比喻貪暴殘害者,《左傳·定公·四年》:“吳為封(大)豕長蛇,以薦食上國。“注:”言吳貪害如蛇豕。“
⑿弭:弓末梢,用骨頭做的,用來助駕車者解開轡結。鞭弭:指駕車前進。周旋:輾轉相從,這裏是交戰的意思。晉公子重耳答楚成王時,說過:“左執鞭弭“和”以與君周旋“的話。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⒀麾動:這裏指戰旗招展。
⒁北軍:秦兵。這句說,坐談之間,北方秦國苻堅的軍隊順風倒下,很快被打敗。
⒂鳴鶴:即風聲鶴唳。秦國軍隊大敗後逃跑,看見八公山上的草木,以為都是東晉的士兵,路上聽到風聲和鶴叫的聲音也以為是晉兵追來。見《晉書·謝安傳》。
⒃王師:東晉的軍隊。
⒄晉祚:東晉的皇位。
⒅烝民:眾多的百姓。
⒆周雅:指周宣王命大臣征西戎、伐獫狁(音險允,古代北方的一個民族),使周室中興。這句說,周宣王使周室中興的美事,並不是專有的,東晉謝安等以弱勢戰勝強秦,使晉朝轉危為安,也是值得讚美的。
喜遷鶯·晉師勝淝上鑒賞
此為詠史之作。詞中以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戰,借古喻今,頌揚曆史英傑的豐功偉績,期望自己能為南宋抗金大業建立功勳。詞中敘事不少,也有議論,但不乏形象之生動。長江之險壯,鏖戰之激烈,都寫得有聲有色。
上片寫淝水之戰的地理環境和東晉方麵的運籌準備情況。開篇極寫長江“天險難逾”,加之“人謀克壯”(指人的謀略宏偉遠大),使北方強敵無奈我何。接著便用淝水之戰的史實為證。《晉書·謝安傳》記載,苻堅軍隊南下時,謝安領導抗擊,非常鎮定,處理規畫很得當。前方謝玄等擊敗苻堅軍隊後,“有驛書至。安方對客圍棋,看書既竟,便攝放床上,了無喜色,棋如故。客問之,徐答雲:小兒輩遂已破賊。”謝安麵對投鞭可以斷流的百萬雄師,而能沉著鎮定,運整個戰局於股掌之間,從而取得“破強敵”的偉大勝利。
詞之下片著重寫淝水戰役中的“奇偉”場麵。《晉書·謝玄傳》記載:謝玄與謝琰、謝伊等率精兵八千涉淝水,與秦軍決戰淝水南,殺秦軍大將苻融(苻堅弟),苻堅也中流矢,秦軍潰敗,死者不可勝數。餘眾棄甲宵遁,聽到風聲鶴唳,認為是晉的追兵來到,驚惶萬狀。下片內容,大致就是根據這段曆史記載寫成的。“八千戈甲,結陣當蛇豕”,謝玄以八千兵勇渡淝水,衝殺數十倍於己的大敵,此“奇偉”之一也:“鞭弭周旋”三句,指晉軍與強敵周旋,“旌旗麾動”,便使北軍望風披靡,指揮何等英明,將士多麽善戰,大有“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之勢,此“奇偉”之二也:“夜聞數聲鳴鶴,盡道王師將至”,生動描繪了敵軍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喪膽情景,反襯了晉軍出奇製勝,取得曆史罕見的以少勝多的輝煌戰果,此“奇偉”之三也。最後三句讚美淝水戰役的勝利,使晉朝延長國祚,廣大民眾得到庇護,這一輝煌的功業,即使《詩經·小雅》所歌頌的周宣王中興之功,也不能專美於前。
此詞結構謹嚴,語言剛勁,風格沉雄,是詠史詞中的佳作。作者對於戰爭的描寫,層層推進,有務不紊,既明寫東晉方麵的地利、人和,又暗寫前秦由長驅直入到倉皇潰敗的全過程,顯示出作者高超的藝術表現技巧。
除此詞外,作者另有六首出色的詠史詞。這些詞,以其鮮明生動的形象、沉雄遒勁的風格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而為世人稱道,李綱僅存的五十餘首詞中放射出耀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