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弦之鸟
惊弦之鸟的意思
见“惊弓之鸟”。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受过惊吓的人。
例子: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回:“但唐公是惊弦之鸟,犹自不敢放胆。”
故事: 从前精通射箭的更赢和魏王谈论箭术,刚好一只大雁由东向西飞过,更赢拉弓便射,可惜虚发一箭,谁知大雁应声落地。魏王不解,更赢说:“这只受伤的大雁离了群,飞得低,听到弓弦响,吓得不知道怎么办,一用力伤口破裂而掉地。”
惊弦之鸟的详细解释
【释义】
【典故】
此处所列为“惊弓之鸟”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战国策・楚策四》载,战国时代,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决定联合起来,以“合纵”政策对抗秦国,于是赵国派出使者魏加到楚去商谈军事结盟的事情。魏加见到楚相春申君,得知楚国要派临武君当主将,魏加觉得他不是合适的人选,因为自己少时好射,便举了一个关于射箭的例子:“从前魏国有一个射箭好手更羸,有一天他和魏王来到一座高台的下面,仰头看到天上的飞鸟,更羸就跟魏王说他可以只用弓不用箭,就把天上的飞鸟射下来。魏王不相信。过了一会儿,东方飞来一群雁,更羸把弓拉满然后放掉,果真有一只雁应声坠落。魏王吃惊地问:『为什么这样可以把雁射下来?』更羸解释说:『因为这是一只负伤的雁。』魏王又问:『你怎么知道呢?』更羸回答说:『这雁飞得很慢,是因为身上的旧伤在痛;鸣叫声悲伤,是因为长久跟不上雁群。旧伤还没好,心里受到的惊吓也没有平复,所以一听到弓弦的声音,就惊惶地往上飞高,旧伤迸裂,掉了下来。』临武君曾被秦国打败过,心中的阴影难以去除,就像这只雁一样,并不适合让他担任对抗秦国的主将啊!”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惊弓之鸟”,用来比喻曾经受到惊吓,心有余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
【书证】
- 01.《谷梁传・成公二年》杨士勋・疏:“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惊弦之鸟不可以应弓。”
惊弦之鸟的翻译
- a bird that starts at the sight of a b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