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ngxiāngchí

鹬蚌相持

拼音 yù bàng xiāng chí 怎么读

注音 ㄩˋ ㄅㄤˋ ㄒㄧㄤ ㄔˊ

繁体 鷸蚌相持

感情 贬义

近义词 鹬蚌相争

反义词 相辅相成

鹬蚌相持的意思

折叠展开

《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都不相让。
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便宜第三者。

出处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权待他鹬蚌相持俱毙日,也等咱渔人含笑再中兴。”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鹬蚌相持,自己渔人得利。”

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王派苏代去赵国游说赵王不要战争,讲述一只河蚌在岸上夹住一只鹬鸟的长嘴,双方争执不让,最后被一个渔翁轻易擒住。如果燕赵发生战争,秦国就像渔翁那样轻易吞并燕赵。赵王只好放弃战争的打算。

鹬蚌相持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相持,相挟持。“鹬蚌相持”犹“鹬蚌相争”。见“鹬蚌相争”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鹬蚌相争”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战国时代,七雄并立,互相征战不休。有一次,赵惠王打算攻打燕国,有个叫做苏代的谋士,认为两国互相战争,必然生民涂炭,又担心燕、赵两败俱伤,最后都会被趁机坐大的秦国并吞,就代替燕国游说赵惠王,希望他能够停战。苏代见到赵惠王,并没有直接请他休兵,反而说了一个故事︰“大王啊,我到贵国途经过易水时,看到一只蚌,正把壳打开在河边晒太阳。这时飞来一只鹬鸟,伸出长长的喙去啄蚌的肉。受到惊吓的蚌立刻合拢双壳,把鹬的喙给夹住了。鹬说︰『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太阳给晒死!』蚌也不甘示弱地说︰『如果你今天嘴拔不出去,明天嘴也拔不出去,很快你也活不了。』双方争执不休,谁也不肯让谁。有一个渔夫经过,就毫不费力地把牠们一起给抓住了。”苏代接著说道︰“大王啊,今日赵国攻打燕国,燕国必然全力抵抗,两方僵持不下,我怕在一旁的秦国就是那个渔夫,会趁机消灭赵、燕两国啊!”赵惠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取消攻打燕国的计划。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鹬蚌相争”,比喻双方争执不相让必会造成两败俱伤,而让第三者获得利益。

【书证】

  • 01.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权待他鹬蚌相持俱毙日,也等喒渔人含笑再中兴。”
  • 02.《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李都管本欲唆孙寡妇、裴九老两家与刘秉义讲嘴,鹬蚌相持,自己渔人得利。”

鹬蚌相持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ù), 鸟部,共17画

①. 鸟,羽毛茶褐色,嘴、脚都很长,趾间无蹼,常在水边或田野中捕吃小鱼、小虫和贝类。 如: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读音(bàng,bèng), 虫部,共10画

㈠ 蚌 [ bàng ]

①. 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介壳长圆形,表面黑褐色,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 如: 蚌胎(指珍珠)。

㈡ 蚌 [ bèng ]

①. 〔~埠(bù)〕地名,在中国安徽省。

读音(xiāng,xiàng), 目部,共9画

㈠ 相 [ xiāng ]

①.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 如: 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②.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 如: 相信。相烦。相问。

③. 亲自看(是否中意)。 如: 相亲。相中(zhòng)。

④. 姓。

㈡ 相 [ xiàng ]

①. 容貌,样子。 如: 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

②. 物体的外观。 如: 月相。金相。

③. 察看,判断。 如: 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④.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 如: 辅相。宰相。首相。

⑤.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⑥.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⑦.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 如: 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

⑧.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

⑨. 姓。

读音(chí), 手部,共9画

①. 拿着,握住。 如: 持笔。持枪。持牢(把稳)。

②. 遵守不变。 如: 坚持。持久。持操(保持节操)。持之以恒。

③. 主张,掌管。 如: 主持。持平。持国。持重。持之有故(立论有根据)。

④. 对待,处理。 如: 持身(对待自己)。持盈。持胜。

⑤. 扶助。 如: 支持。撑持。

鹬蚌相持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