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蹻 [ qiāo ]
①. 同“蹺”。把腳舉高。《説文•足部》:“蹻,舉足行高也。”《集韻•宵韻》:“蹺,舉趾謂之蹺。或作蹻。”
②. 走貌。《篇海類編•身體類•足部》:“蹻,走兒。”
③. 表演高蹺時綁在腳上把人墊高的木棒。清彭士望《九牛壩觀觝戲記》:“乃接木為蹻,距地八尺許,一男子履其上。”
④. 捷舉手足。《素問•異法方宜論》:“其治宜導引按蹻。”
㈡ 蹻 [ jiăo ]
①. 〔蹻蹻〕①驕傲。《爾雅•釋訓》:“旭旭蹻蹻,憍也。”《廣韻•宵韻》:“蹻,驕也。”②壯貌。《詩•大雅•崧高》:“四牡蹻蹻,鉤膺濯濯。”③威武強盛貌。《詩•周頌•酌》:“蹻蹻王之造,載用有嗣,實維爾公允師。”
②. 同“趫”。勇健,矯健。《廣雅•釋詁二》:“矯,健也。”
㈢ 蹻 [ juē ]
①. 不穩定貌。《廣韻•藥韻》:“蹻,走蹻蹻皃。”
②. 通“屩”。草鞋。《集韻•藥韻》:“屩,《説文》:‘屐也”。通作蹻。”
③. 姓。《姓觿•藥韻》:“蹻,《千家姓》云。 如: 楚郡族。”
㈣ 蹻 [ jú ]
①. 同“檋”。山行用具。有錐的屐。又名檋車。《集韻•燭韻》:“檋,山行所乘,以鐵如錐施之屐下。亦作蹻。”
㈤ 蹻 [ xuè ]
①. 澀,燥澀貌。《方言》卷七。 如: “蹻,歰也。趙曰杜,山之東西或曰蹻。”《集韻•藥韻》:“蹻,燥歰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