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略影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见“浮光掠影”。
出处:清・冯班《钝吟杂录・严氏纠谬》:“沧浪论诗,止是浮光略影,如有所见,其实脚跟未曾点地。”
用法:作宾语、状语、定语;指印象不深。
浮光略影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典故】
此处所列为“浮光掠影”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浮光掠影”,指“物体表面反射的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都是指虚幻而难以深入观察的事物。这个成语可能出自于清代冯班《钝吟杂录》卷五这篇文章的“浮光略影”。冯氏纠缪的对象是宋代严羽所写的《沧浪诗话》。严氏在《沧浪诗话・诗辩》中有一段话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严氏这段话的大意是说:诗的写作,不是用来卖弄学问,谈道说理的;所以诗的最高境界最好不涉及理的谈论,也不要只是卖弄语言文字。冯班认为严氏用“不涉理路,不落言筌”来描述诗的写作是大有问题的。诗是用来“言志”,也就是用来“说出意念”的,只是为了把感情充分发抒,所以演变成咏歌,这虽然和正常言语不同,但也是“言”呀!怎能说“不落言筌”呢?诗也可以拿来表述讽刺的情感,这也就是论理呀!怎么可以说是“不涉理路”呢?因此他认为严羽的见解就像严氏自己形容盛唐诗所用的一些比喻:“空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一样,都是“浮光略影”,看起来似有见地,其实就像一个人的脚跟没踏在地面上一样,是相当地空泛,不可信的。后来“浮光掠影”这个成语可能就从这里的“浮光略影”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见识粗浅,不够仔细深入,也用来特指文章言论的内容肤浅空泛;有时也用来形容印象不深刻。
【书证】
- 01.清・冯班《钝吟杂录》卷五:“沧浪论诗,止是浮光略影,如有所见,其实脚跟未曾点地。”(源)
浮光略影的翻译
折叠展开
- hasty and casual
浮光略影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浮光略影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